一九九四年,臘月二十八。
京城,潘家園舊貨市場。
臨近新春,院內古玩店全部停業,僅剩幾位散戶,在市場門口擺攤吆喝。
“新年大促銷,戰國諸侯劍隻要998!”
“乾隆爺禦用瓷碗,喜歡的過來看看啊!”
“慈禧老佛爺漱口杯,等待一位有緣人!”
“新到一批宋徽宗珍藏汝窯瓷器,批量處理了!
大門口東側,一個背靠大槐樹的偏僻攤位。
曹嘉寧安靜的坐在馬紮上,抱著一本封麵破破爛爛的《華夏曆代瓷器解析》看得入神。
他20出頭,身高、體長分彆是185和185,和看書的大老爺一樣,又帥又強!
他攤位上的貨不多,是前些天下鄉掏老宅子收上來的舊貨。
主要是一些晚清、民國時期民窯瓷器,近代銀首飾,舊書報等等。
“老板,收貨不?”
“保證是好東西!”
曹嘉寧抬頭掃了一眼,一位身穿黑色破洞棉襖,頭戴軍綠色大棉帽的中年男子,正賊兮兮的看著他。
古玩行,非常考驗眼力。
不僅要會鑒定文物、古玩,還要懂得察言觀色。
觀察對方穿著、表情、動作等,判斷言語真假。
眼前這個家夥,裹得跟大粽子似的,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大概率不是本地人。
他懷中抱著一個鼓囊囊的黑布包袱,賊兮兮的大眼珠子,不停的左顧右盼。
這種人,要麼就是真有貨,要麼就是老演員。
曹嘉寧緩緩站起身,將手中的《華夏曆代瓷器解析》倒扣在馬紮上,擺出一副不是很上心的態度。
“大過年的,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我自己手裡的貨還沒出手,可沒太多錢收貨。”
黃三奎是東北奉天人,之所以選擇曹嘉寧,是因為他手裡的東西來路不正,看曹嘉寧不愛說話才主動找上門。
他皮笑肉不笑的打了個哈哈,從攤位上跨過,來到曹嘉寧身側。
“老板,我這有上等好貨,看你有眼緣,才找你聊的。”
“這單要是成了,我手裡還有更值錢的寶貝!”
嗬——
曹嘉寧不置可否的笑笑,古玩圈最擅長講故事。
什麼家道中落,變賣家產;兒子是賭鬼,賣掉傳家寶之類的故事他聽過太多,早就見怪不怪了。
從攤位上隨便挑一件玩意,能變著花樣講出3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他有些不耐煩的擺擺手,“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