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釉是宋代最為流行的單色釉,顏色白中泛青,非常符合宋代文人墨客的審美。
元代統治者是馬背上打天下的勇士,他們的喜好跟愛好文學的宋代統治者不一樣。
於是,元代匠人們,在影青釉的基礎之上,添加一種含有銅元素的【銅紅釉】。
這種銅紅釉顏色鮮豔,經過高溫煆燒後,會變成十分亮眼的棕紅色。
這種鮮豔的顏色,受到元代統治者喜愛,命令匠人們大量燒製。
很快,出現一個大問題。
【銅紅釉】這種新型染料,受到溫度、氣候等元素影響,會生成不同的顏色,稍有變故,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於是,聰明的匠人們,想到一種全新的燒製工藝。
它們先在瓷器胎體上,用【銅紅釉】繪畫上人物、花鳥等圖案,進行煆燒。
如果顏色正常,再對瓷器施加一層透明釉,進行二次煆燒。
如果瓷器釉色不符合,可以對瓷器著影青釉等淺色釉,掩蓋【銅紅釉】的不足。
這原本隻是匠人出於自保,不得不采用的複雜工藝。
不曾想,經過2次高溫煆燒的瓷器,【銅紅釉】顏色更加豔麗,深受元代皇室喜愛。
於是,這種經過二次高溫煆燒的瓷器正式產出,並命名為——釉裡紅瓷器。
釉裡紅瓷器製作工藝複雜,著色要求極高,對天氣、溫度等因素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元代傳世精品釉裡紅瓷器非常少。
元青花瓷器市場上炒得最火熱,價格居高不下,珍品數量稀少,但各大拍賣行、古玩店、藏寶人手中,都能見到。
而精品元代釉裡紅瓷器,就沒那麼常見了。
這件元代影清釉裡紅高足杯,底部為白中泛青的影青釉。
它隻有薄薄的一次,如同一塊泡在一汪淡青色泉水中的白玉,溫潤潔白,微微泛青。
頂部小碗,采用釉裡紅結合影青釉製作工藝。
釉裡紅顏色較淺,與影青釉搭配在一起,宛如天邊的晚霞,微微泛青的天邊,紫色霞光閃耀,美不勝收。
高足杯上沒有任何紋飾,但那種特殊的意境,非常難得,屬於不可多得的精品。
第四件【清·碧璽鼻煙壺】(裂紋),這是由一整塊粉色碧璽雕琢而成的鼻煙壺。
碧璽粉粉嫩嫩,十分通透,符合清三代帝王審美。
鼻煙壺外壁上,精雕細琢數位人物像,雕工精湛。
這件鼻煙壺選材,做工都非常精美,是清代內務府大師為皇室製作的小玩意。
這種粉粉嫩嫩的小玩意,剛好符合曹嘉寧館藏,於是將這件破損的鼻煙壺收入囊中。
最後一件【清·銅鍍金琺琅彩掐絲嵌寶蟲獸】,這是一組清代宮廷小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