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毛國方麵也是毫不示弱,迅速從遙遠的遠東地區抽調了多達130架各式飛機,並火速運往了戰略要衝嘉城。
而狡猾的鬼子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在這一個月當中同樣積極行動。
從各地抽調了足足110架陸航飛機緊急趕赴嘉城增援。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建設施工,如今的嘉城已然矗立起了三座現代化的大型機場。
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對於這些明顯具有重大軍事價值的目標。
各方勢力竟然都默契地選擇按兵不動,並沒有急於出手將其摧毀。
究其原因是因為來自歐洲方向的大批飛機尚未抵達指定位置。
一旦後續各國的參戰部隊都陸續完成部署並各就各位之後。
那麼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規模空戰必將在所難免!
屆時嘉城上空必將成為一片硝煙彌漫、火光衝天的慘烈戰場。
而這些機場肯定也是要被摧毀的。
毛國和鬼子糾集在一起的兵力竟然多達八萬餘人!
如此龐大的軍隊規模讓他們瞬間變得無比,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在望。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雙方不約而同地集結了整整60輛坦克。
一場針對滬海駐軍的致命打擊即將拉開帷幕。
時間來到4月22日淩晨四點整,夜色依然深沉但戰爭的陰霾早已籠罩大地。
隻見鬼子一方集中了多達90門火炮。
而毛國更是不甘示弱,調集了令人咋舌的140門火炮。
刹那間這些鋼鐵巨獸齊聲怒吼,將無數炮彈傾瀉向滬海守軍的陣地。
一時間炮彈如雨點般密密麻麻地從天而降,整個天空都被爆炸的火光映得通紅。
前沿陣地上戰士們瞪大雙眼,死死地緊盯著對麵小鬼子和毛國部隊的一舉一動。
因為他們深知在敵人的步兵尚未出動之前,己方的火炮絕不能輕易開火。
畢竟滬海部隊並非進攻方,此時貿然摧毀對方的陣地並無實際意義。
真正需要做的是等待敵方步兵發起衝鋒時,再以排山倒海之勢給予其迎頭痛擊。
隨著炮擊的持續進行,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徹雲霄。
就連大半個滬海都能清晰地聽到這驚天動地的炮擊聲。
相比起當初那場慘烈的滬海戰役,這次的炮擊規模顯然要宏大得多。
想當年參與戰鬥的僅有國府部隊以及滬海的巡捕總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