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或許真的是對張塵存在著某種深深的誤解吧!
他們竟然天真地認為隻要將整個滬海重重包圍並實施封鎖。
那張塵豈不是就得陷入絕境、無法生存下去了嗎?
然而事實卻絕非如此簡單。
要知道張塵在兩淮地區購置的廣袤土地可並非毫無用處。
他在此精心栽種的雜交水稻可不是白白付出努力的成果。
憑借這些豐碩的糧食儲備,即便整個滬海不幸被聯軍圍困長達兩年之久,也完全能夠安然挺過這艱難的時光。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需要考慮。
那就是聯軍自己是否具備這樣持久的耐力和實力來與滬海對抗兩年之久呢?
恐怕未必吧!實際上根本無需等待兩年那麼漫長的時間。
最多隻需短短半年左右,張塵所率領的軍隊就能成功殺出重圍了。
此時滬海方麵擁有著數萬新兵,他們正在接受嚴格而係統的整訓。
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新兵便能迅速成長為身經百戰的老兵。
與此同時還在持續招募新兵入伍,預計再征召兩萬名士兵加入隊伍,屆時總計將會有五萬之眾。
而且這批軍隊的裝備堪稱精良至極,戰鬥力不容小覷。
等到那時究竟鹿死誰手可就難以預料了啊!
當前滬海駐軍的總兵力已然達到八萬餘人。
其中有數萬將士早已奔赴前線,並經曆了將近小半個月的戰火洗禮與實戰磨合。
如今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已具備了上等兵應有的優秀素質和戰鬥能力。
麵對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聯軍所帶來的壓力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
畢竟無論聯軍如何瘋狂消耗自身力量,在兵員補充方麵也是遠遠不及滬海駐軍的。
滬海這邊有著多達六百多萬的居民作為堅實的兵源後盾。
這種源源不斷的人力支持可是聯軍望塵莫及的呀!
在這一輪激烈的空戰中,聯軍遭受了重創,損失了將近一半的飛機。
如此巨大的戰損使得他們元氣大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如果不再次從國內調集大量的空軍力量前來支援。
那麼對聯軍來說,想要繼續對滬海青浦重工發動空襲幾乎成為了一種奢望。
果不其然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聯軍停止了對滬海地區的任何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