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順帶得到一些先進的潛艇技術,無疑將極大地提升他的造艦計劃的進度與質量。
雖說通過斥巨資購買一艘u型潛艇並非難事。
但僅僅擁有實體潛艇而缺乏詳儘的設計圖紙,顯然無法真正掌握其中的核心技術。
難道真要將整艘潛艇拆解開來,然後逐個部件去模仿製作並安裝嗎?
這種做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難保證最終成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有些關鍵環節,確實不是單純依靠係統就能輕鬆解決的。
比如說像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所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往往是任何係統都無法替代的。
儘管張塵財大氣粗,可以耗費巨額資金每年購置一艘重型航母。
但倘若沒有足夠數量且技藝精湛的技術人員作為支撐。
這艘看似威風凜凜的巨艦一旦出現故障或問題。
恐怕也隻能無奈地趴在港口內等待維修,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因此,如何獲取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成為了擺在張塵麵前亟待解決的重要難題。
在過去的數年時光裡,雖然成功地培育出了數量眾多的技術人才。
但涉及到造船這一領域時,卻遭遇了重重困難。
由於缺乏充足的技術沉澱和行業頂尖專家的引領,無論怎樣努力嘗試。
所能製造的船隻也僅僅局限於幾百噸級彆的炮艇和魚雷艇。
至於建造更為先進的驅逐艦,甚至隻是稍大一些的護衛艦,都顯得力不從心。
即便勉強製成,其性能也僅能勉強滿足基本需求。
現今,經過全麵整編後的漢武軍,總計有十五萬兵力皆屬於陸軍編製。
相比之下,海軍和空軍力量則薄弱得幾乎可以被忽視。
在這種局勢下,漢武國的軍事重心明顯傾向於陸地作戰。
就在此時,總督府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來自日耳曼帝國的外交官威廉先生。
張塵特意設宴款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席間,張塵坦誠地說道:“威廉先生,關於貴國當下所麵臨的艱難處境,我心中已然明了。據我所知,日耳曼帝國此次決定出兵,實乃受到其他國家的壓力和裹挾,被迫卷入這場戰爭之中。對此,我是非常理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