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霰彈這種特殊彈藥,則無需過多講究,直接伸手抓上兩把放進袋子裡就行了。
各班班長小心翼翼地搬起沉重的箱子,邁著穩健的步伐開始逐個向戰士們分發彈藥。
每個戰士基本上都得到了兩盒滿滿的子彈作為補充,每盒子彈30發加起來總共就是60發。
這些散裝子彈還需要戰士們自己動手將它們重新裝填進橋夾裡,才能方便後續使用。
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橋夾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畢竟對於士兵們來說,他們往往在消耗掉一半的橋夾之後,就會利用戰鬥間隙陸續將其裝填完畢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最先被大量消耗的自然是那些散裝子彈。
當從前沿陣地成功完成彈藥補充後,戰士們除了手中已有的裝備外。
還特意多攜帶了兩盒散裝子彈以防萬一。
其中衝鋒槍和霰彈槍所消耗的子彈數量最為驚人。
7個原本裝滿子彈的彈匣,此時已經近乎空空如也。
隻剩下最後一個彈匣孤零零地掛在槍身上,裡麵僅存少量子彈。
如此緊張的彈藥狀況使得對子彈的補充變得迫在眉睫。
衝鋒槍子彈一盒通常有50發,這次更是一口氣補充了整整六盒這樣的散裝子彈。
僅僅隻是為這六個空蕩蕩的彈匣填滿子彈,就耗費了多達180發。
而剩下的那120發子彈,則成為了珍貴的備用資源,以備關鍵時刻能夠派上用場。
至於霰彈槍則需要每次裝填五發霰彈,並且還要將其中一發準確無誤地裝進槍膛內以確保隨時可以開火射擊。
霰彈槍那漆黑而冰冷的槍管之上,赫然鑲嵌著一個精致的五發霰彈帆布卡槽。
這意味著每支霰彈槍不僅其彈倉內部能夠容納整整五發霰彈。
而且在外部的帆布卡槽裡還可以額外插入同樣數量的五發霰彈。
再加上已經裝填於槍膛之中的一發霰彈。
這樣一來總共便擁有了令人驚歎的十一發霰彈!
此外一條12發霰彈組成的斜跨子彈袋猶如一條矯健的毒蛇般懸掛在戰士們的身軀之上。
而那裝滿彈藥的盒子裡,更是靜靜地躺著八發霰彈。
如此算來一名訓練有素的霰彈槍手所攜帶的霰彈儲備竟然高達三十一發之多!
漢武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成功地撕裂了鬼子的防線。
但由於自身兵力著實有限,他們最終所能擴大的戰果依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製。
然而戰爭的腳步並未因此停歇,接下來的戰鬥目標已然明確。
迅速前往支援張立憲所在的戰線。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漢武軍勢如破竹,接連撕開了鬼子精心構築的兩道防線。
這一係列淩厲的攻勢幾乎將敵人的軍事部署徹底打亂、摧毀。
此刻戰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仿佛天地間都回蕩著這場激烈廝殺的餘音。
張塵當機立斷下達命令:“將目前我們所擁有的所有華夏一號坦克、自行火炮以及噴火坦克,不論數量多少,全部火速運往夷州!”
同時他還調遣了兩個實力強勁的主力團奔赴夷州前線,以期給予敵人更為沉重的打擊。
整整六千名士兵嚴陣以待,他們身姿挺拔、士氣高昂,仿佛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洪流。
不僅如此伴隨這支強大軍隊一同前來的,還有六十多輛各式各樣型號的坦克。
它們猶如陸地巨獸一般,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