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半履帶摩托車牽引的70毫米步兵炮更是動作敏捷迅速。
自軍隊實現摩托化以來,炮兵數量雖然有所精簡。
但每門70毫米步兵炮如今僅需三名士兵操作即可。
而且這三名士兵不僅要擔任炮手的角色,還要兼任駕駛員一職。
隻見其中一名士兵穩穩地掌控著方向盤,駕駛著半履帶摩托車疾馳向前。
而車後的兩名士兵則分彆坐在車廂兩側的彈藥箱上方,緊緊守護著珍貴的炮彈。
並時刻準備協助戰友完成射擊任務。
這種獨特的人員配置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使其能夠在戰場上隨心所欲地穿梭,隨時隨地為前線各處提供強大火力支援,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威力。
半履帶摩托車緩緩地停穩之後,車上的三個人動作迅速而嫻熟地下車。
並立刻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布置工作當中。
隻見主炮手緊緊握著手中那把鋒利的工兵鏟,奮力地在堅硬的地麵上挖掘出兩個深深的孔洞。
這些孔洞將會成為固定炮架的關鍵所在,為主炮手提供穩定且堅實的射擊平台。
與此同時另外兩名成員,他們分彆站在半履帶摩托車的兩側。
協力推動著沉重的火炮緩慢向前移動。
雖然這門火炮重達200多公斤,但對於訓練有素、配合默契的三人來說,要輕鬆推動它並不是什麼難事。
再看半履帶摩托車的後車廂,裡麵整齊地擺放著六個大箱子。
每一個箱子裡都橫躺著四枚炮彈。
這些炮彈猶如沉睡中的猛獸,安靜地等待著被喚醒並釋放出強大的威力。
如此一來總共便有24枚炮彈能夠跟隨這輛車輛隨時待命,為戰鬥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
那門令人矚目的重型迫擊炮同樣需要安置。
同樣是這個三人小組,他們騎著半履帶摩托車一路拖拽著配備有小巧輪子的120毫米迫擊炮來到指定位置。
到達目的地後其中一人毫不猶豫地拿起工兵鏟,在地上快速挖出一個合適大小的小坑。
另兩人小心翼翼地將迫擊炮的底座放入坑中,並將長長的炮管與之緊密連接。
最後通過調整支撐架的角度和高度,確保整個迫擊炮處於穩固狀態,隨時可以對目標發起致命一擊。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120毫米重型迫擊炮所使用的彈藥箱與之前的有所不同。
每一箱內僅僅裝載了兩枚巨大的炮彈,然而儘管數量較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