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得知消息後,感到震驚且悲痛不已。
他親自帶領著羽林軍趕赴災區進行救援,三天三夜幾乎沒有休息,最終累得倒下,病倒在救災一線。
起初,江陵百姓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憤怒,對朝廷沒有及時修築堤壩防止水災的發生表達了極大的怨氣。
但當他們看到皇帝始終堅守前線、晝夜勞碌,甚至還犧牲了一些忠勇的士兵時,人們漸漸平靜下來,不再言語苛責。
大家都被皇帝那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精神所打動。
慕婉月小時候,常聽王皇後講述關於皇帝愛民如子的故事,那些美好的傳說使她真的覺得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每當提到這位仁慈而智慧的君主時,她內心充滿了敬佩與感動。
然而,現在她得知了背後令人遺憾的事實——在那場災難發生前一年,皇帝正忙於排除所有潛在的政治對手,結果忽視甚至推遲了防洪工程的建設。
這一疏忽使得後來的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遠比原本預計的要慘重許多。
換句話說,皇帝親自前往災區的行為,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進一步獲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天佑五年的時候,在巴蜀地區爆發了一場極為嚴重的地震災害,這次災難造成了無數無辜生命的消逝以及家庭的破碎。
而這一次麵對類似的災害情況時,皇帝並沒有選擇再次前往事發地進行慰問或是視察等工作,他轉而在宣政殿上通過作詩來表達自己對民間苦難的關注。
在宣讀這些詩歌的過程中,他還表現得非常悲痛,甚至流下了眼淚。
不僅如此,他還公開宣布要在接下來的八十一天裡停止飲食作為對遇難者的悼念。
山色籠罩在一層陰沉厚重的雲霧之下,整個世界仿佛被籠罩在一片冷冽的氣息中;天空中落下的雨點如同人們心中的愁緒般沒有儘頭。
幾枝沾滿水珠的花朵孤獨地綻放著,卻沒有人因為它們的美好而感到安慰,隻有那清風吹拂下更顯淒涼的畫麵令人難以忘懷。
每當農事繁忙時節,農民朋友們都會披上厚厚的蓑衣,頂著風雨辛勤地勞作於田間地頭。
他們辛勤耕種的身影隨處可見,溝渠和田間到處都流淌著希望的水流。
可以說,農民們的生活是最為艱辛不易的。
他們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能夠順利地開辟出哪怕隻有一畝可供灌溉使用的水田,並且期盼著今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
以上這首詩句是出自王皇後教導過的教材,要求後宮中的嬪妃乃至公主們必須熟練背誦直至滾瓜爛熟才行。
二月將新采集來的蠶繭賣掉,等到五月又會將新收獲的稻穀拿去市場售賣。
儘管這樣的行為會讓人心生不舍,但為了暫時緩解眼前的困難局麵,有時候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祈求君王的心能夠像明燈一樣照亮人間最需要幫助的地方,而不是僅僅關注於那些奢侈享受的宴會場景。
這首詩詞也是王皇後教育內容的一部分,特彆希望能夠讓慕婉月從中深刻體會到底層人民生活的不易。
在夜深人靜時刻叫醒正在熟睡的兒子趕緊起床去犁地,那頭瘦弱的老牛也隻能艱難地拖拽著犁具緩慢前行。
如今很多人都不了解農民生活的艱辛之處,還以為莊稼自己就能生長成熟。
對於這類反映農家生活困苦狀況的作品,王皇後同樣希望慕婉月能夠在了解之後學會模仿並創作出相類似的文章。
當時年輕的慕婉月內心感到非常厭煩,因為她對這些內容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她開始意識到王皇後之所以能在後位上穩坐這麼多年時間,確實有著超出常人的地方和能力。
既然慕婉月已經打定了主意要離婚,那麼她就必須深入地探究皇帝的真實想法。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隻有真正明白男人的內心世界,才能在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天佑八年的隴右地區,遭遇了一次極其罕見的大旱災。
這一年,天氣異常乾燥,幾乎看不到一場像樣的雨水。
田地乾涸開裂,河床暴露在外,甚至連地下水位也迅速下降。
許多家庭因找不到足夠的水源而被迫離開故鄉,甚至有好些人因為缺水而悲慘地渴死在途中。
儘管朝中反對聲音眾多,皇帝卻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堅決決定開展一項浩大的工程——修築大運河,以便能夠將南方富饒地區的河水引至北方乾旱的隴右。
雖然工程浩大,短期內無法完全緩解眼前的災難,但放眼長遠,它無疑為這個長期遭受自然災害摧殘的土地帶來一線生機。
這一計劃得到了實施,儘管進展緩慢,但皇帝顯然對其抱有信心,認為這將是未來改變隴右命運的關鍵所在。
麵對這樣一項宏偉壯舉,慕婉月心裡充滿了疑惑。
為何在這個關鍵時刻,作為後宮之主、備受尊崇的王皇後沒有站出來給予肯定和表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