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遇襲
時光匆匆而過,轉眼間已是天啟六年的二月底。
關渡城東的基隆河畔,一座在巴賽人看來氣勢恢宏的木屋傲然聳立,木屋底下作為支撐的大柱子足足有三十多根,每一根都需要兩人合抱才能抱攏。
那是鐵之王武朗征召了十餘個村社的數百名青壯,耗時八天才修建完成的宮殿,應該是東番土著曆史上規模最為浩大的工程,堪稱是巴賽族文明史的裡程碑。
以房屋支撐柱子的數量和粗細來區分房屋主人的貴賤,這是鐵之王口頭頒布的禮儀製度中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身份修建房屋。
這當然是林海給他出的主意,參照的是這年代東南亞諸多國家的通用做法。
比如在菲律賓群島南部的棉蘭老島上有一個馬巾達瑙蘇丹國,蘇丹的王宮就建在一百八十根大柱子上,遠比當地的其他建築都要高得多,四周都建有寬闊的樓梯用於攀登。
武朗的王宮當然還無法與那些早已成熟的東南亞王國相比,他所統轄的還隻有二十多個村社,子民總數不過六千人。
但他的國土麵積已頗為廣大,基隆河西段上百裡,以及淡水河入海的十裡,這兩段河流北岸的村社已經全部向他臣服。
同時,他的軍隊正在沿著基隆河向東推進,鐵之王的國土正在像瘟疫一般急劇擴散,快得連武朗自己都不敢相信。
這得益於林海為他製定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凡是歸順的村社在上繳貢賦的同時都可以獲得貿易的機會,而隻要是反抗的村社,則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會淪為奴隸。
越早歸順或者主動歸順的村社都可以在貿易中獲得優勢,比如最早歸順的圭柔社,他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獲得鐵器的機會。
這是鐵之王的國人――原沙巴裡社村民才有的待遇,鐵器在武朗的王國中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屬於最嚴格的貿易管製品。
因此,除了在一開始的時候有兩個村社發生了群體反抗事件之外,其他的村社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向鐵之王臣服。
武朗已經從臣服的村社中征召了三百多名常備軍,這些戰士同時也兼任稅吏,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有從關渡城買到的精鐵短矛或鋒利的鋼刀。
這支常備軍可以很好地完成征收貢賦和王國擴張的任務,擴張的過程已經變得很簡單,要麼是主動要求歸附,要麼就是傳檄而定,已經基本上不會發生流血事件了。
所以鐵之王率領他的全體常備軍出征已經是較為罕見的情況,除非是幫助他治下的村社向淡水河或基隆河南岸的敵對村社複仇。
其餘大部分時候,武朗要麼是帶著親衛在治下的村社巡遊,要麼就是在他的王宮裡垂拱而治,包括劃定各村社的領地、調解治下村社之間的糾紛、主持解仇儀式等,還有就是判決涉及到貴族的民事案件,一般平民之間的爭端仍由各村社按照原來的習慣做法處理。
在武朗集中處理政務的時候,林海也會來到他的王宮,就在鐵王座後的房間裡旁聽,倫第一給他充當同聲傳譯。
每當武朗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他就會讓所有人都退出房間,然後恭恭敬敬地征求林海的意見,再一一照辦。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了,大部分時候他都可以獨立完成政務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