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盾牌的製造方法和圖式在戚繼光的兵書裡都沒有詳載,目的就是為了保密,好在明代有不少兵書中都有類似的複合甲或複合盾牌的記載,其中尤以趙士禎《神器譜》中記載的複合甲最為詳細。
剛柔牌雖然造價高昂,但畢竟是麵對火器時最強大的單兵盾牌。考慮到大明南方和東南亞陸地上基本是用不到戰車的,且無論是鄭芝龍還是亞洲的西方殖民者,也包括東南亞各國的軍隊,火器裝備率都遠比嘉靖時期的倭寇要高得多,所以林海還是在廈門之戰後造了不少。
他轉頭看了一眼身旁的第三局百總阮進,隻見他身披四十多斤重的鐵甲,兩隻手各持有一麵剛柔牌,呼吸仍然十分均勻,一點都不帶喘氣的。
呂鐵蛋手執一麵剛柔牌,身上穿著重量僅有十餘斤的緝甲,從跳板上走下來,在東山島的岸邊登陸。
阮進之所以要身先士卒地頂在第一線,主要也是想穩住這第一批持盾上岸的戰兵,這些人都是從第二局和第三局裡挑選的力大之人,幾乎所有的長牌手和狼筅手都入選了。
除了盾牌和盔甲外,他的腰間還懸著一柄腰刀,除此之外再無他物。儘管如此,呂鐵蛋從船上下來後,走了沒幾步就感覺手酸得要命,於是換了一隻手擎著剛柔牌。
這個職位離呂鐵蛋的心理預期還是差了很遠,他原以為起碼能混個哨長當當,結果卻連隊長都沒混上。
後世某些明穿網文照搬西歐三十年戰爭時期的裝備和戰術,這在明末的北方平原上肯定會水土不服,贏不了後金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就連對付江河日下的蒙古人都不一定能行。
呂鐵蛋手持剛柔牌繼續前行,在他的身側和身後,已經有十幾名先鋒上了岸,後續還有持盾的戰兵源源不斷從跳板上走下。
明代嘉靖年間有個廩膳生員出身的邊軍王邦直,軍中綽號叫王千斤,此人用的大刀重三十明斤,鐵鐧重十五明斤,他戰死後蒙古人把他的大刀撿了去,當成神物祭拜。
正因如此,他在心裡憋了一股勁,想要早點立下戰功,以便能得到升遷。
林海根據這些兵書的記載,重新研發了剛柔牌,最終測試的防禦鉛彈效果和戚繼光所說的差不多,四十步之外可以確保不被彈藥一比一、管長三尺的三錢鳥銃射透,三十步外是否會被打穿則要看彈丸射入的角度。
這等神力壯漢在曆史記載中也不少見,對於己方軍隊的士氣是一種極大的提升。比如北宋的王舜臣曾經在兩個時辰內射出上千箭,直到血流滿臂仍能開弓,在敗軍之際獨自斷後,直接射退了萬騎,真正做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