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風月真無價,燈火笙簫常徹夜。
古來桑海有遷移,此地繁華無代謝。
夕陽欲下鐘山青,相攜載酒登吳。
紅棚四麵幾淨,碧波掩映多麗人……”
這首詩名為《秦淮燈船歌》,單道明清秦淮河上的燈船之盛。所謂燈船,大多是妓家之船,每到夜晚就開始張燈結彩,延攬客人,就和珠江口的花艇一般。
不過金陵畢竟是六朝脂粉地,秦淮河燈船的數量遠比珠江口花艇要多。更兼每逢良辰佳節,很多並非妓家的好事者也會裝扮一艘燈船,去湊湊熱鬨。
尤其是端午和元宵,秦淮河上的燈船表演尤為盛大,舳艫相銜宛如燭龍火蜃,正所謂“一圍燈火從天降,萬片珊瑚駕海來。”
每年的這兩天,滿城士女都會傾巢而出,競看燈船。其中尤為熱鬨的就是武定橋到鈔庫街這一段,因為這裡正是十裡河房的所在地,秦淮名姬在這一天也都會打開湘簾繡幕,與恩客或婢女一起憑窗轟笑。
船上眾人倒真不一定能看清那些豔名遠揚的名姬,但所有人都熱衷於指著岸邊說“某名姬在某河房”。
崇禎元年正月十五,元宵夜,秦淮河上恰如往年一般聲光淩亂,林海卻在一片槳聲燈影之中離開了金陵城。
他最終還是沒能完成推倒老鴇的壯舉,因為昨天在王微那裡見到了茅元儀,然後被這廝拉著喝了整整一夜酒……
茅元儀在天啟四年因忤逆魏忠賢被削籍罷歸,但他的報國雄心仍未泯滅。
聽說新帝登基之後,他揮毫寫就“聞道新皇好文墨,安排賦草待征求”、“鄰老忽傳新主聖,此宵看劍到三更”的詩句,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情躍然紙上。
為此他放棄了遊粵的計劃,準備改轍北遊,就在此時他接到了官複原職的聖旨,新帝還命他進呈《武備誌》。
茅元儀欣喜若狂,過完大年初一就漫卷詩書,攜姬妾碧耐等人取道金陵北上,結果卻在王微那裡聽說了林海要來。
為了跟素昧平生的林海喝上一場,茅元儀硬是在金陵等了好幾天。人家聖旨在身,更兼進京心切,等好幾天就為了喝頓酒,那林海還能說啥,那隻能是舍命陪君子啊!
誰叫人家是帝師孫承宗的心腹,那不陪也得陪啊……
更可氣的是,林海到哪出差都是孤身一人,茅元儀進京麵聖還隨身帶著好幾名侍妾,那是個頂個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