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刀。
斐潛自己也沒有見過實物,但得益於他有一個朋友是唐朝腦殘粉,經常中午下班一起吃飯的時候給斐潛他灌輸一些唐朝的這個那個的……
像比如說,那個時候就有小泥轟到大唐留學啦……
還有泥轟的女人倒貼求種子,帶著肚子回去就被大名娶走改良後代啦……
唐朝的建築是多麼牛叉,都不用釘子隻靠木頭拚接就蓋大廈啦……
唐刀就是泥轟刀的祖宗,那些什麼村正鄉正的跟正經躺到比起來就是渣渣啦……
大唐的重裝甲騎兵絕對第一,天策府的玄甲重騎就跟後世的坦克一樣啦……
大多數時候,斐潛就當聽一個熱鬨,但是也有時候會參與進去討論兩句,反正中午吃飯的時候到處人都挺多的,等餐點上來的時候,有點話題聊聊也不會覺得枯燥。
所以,就記下了一個在唐代之後就失傳的陌刀。
因為唐代對於兵器十分的重視,甚至是傳家之寶,所以沒有任何人將兵刃帶進了墳墓殉葬,因此流傳下來的唐代兵器十分罕見。
記得當時那個唐朝粉神秘兮兮的給斐潛分享了十幾張圖片,都是各種刀具的樣子,大體比例基本都是刀鋒很長,基本上占據了整把長刀的一半,然後有雙刃的,單刃的,刀型的,劍型的,三尖兩刃型的……
正在斐潛看得覺得有點意思的時候,然後那個欠揍的家夥跟了一句,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陌刀,都是仿的……
當時斐潛真的想把麵前的蓋澆飯蓋澆到他臉上去……
不過現在想起來,還是需要感謝那個唐朝粉。因為被引起了興趣,所以後來斐潛就扒拉了一下度娘,解鎖出了幾個姿勢,雖然真的沒有找到陌刀的真實情況,卻記住了幾句話:“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如牆而進……”
當斐潛在北屈湧起了組建重步兵團的念頭的時候,第一個便想起了這把神秘的“陌刀”。
最早的一把打造出來的陌刀類似於三尖兩刃刀,利於劈砍,勢大力沉,但是就算是黃成這樣有一些氣力的武將,也難以長時間的持續揮舞,更不用談及什麼“如牆而進”了。
後來斐潛想到其實古人給一個物品命名,往往都不是隨意性的取名,那麼陌刀的“陌”字,自然就是一種提示……
陌字,經常跟阡字連用,二字均從阜,阜即土堆、土埂。“千”是空間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從人從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時間概念,指把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一百刻。因此,“阡陌”一詞就有了一些“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所以阡陌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
人為千,為“阡”,豎立於大地,那麼刀就是百,為“陌”,平行於大地!
因此,可以依靠於腰力旋轉的第二批陌刀就生產出來了。
隨之而來,陌刀陣就這樣在漢代,被斐潛還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