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葉青拆開信封,並拉開兵部製式折子之時,
在場的所有人,雖然依舊身處於各自的位置各司其職,但也都把注意力集中了過來。
當然,朱元璋這期待的目光,隻是為了合群而裝出來的。
作為讓葉青的建議變成國家北伐戰略的背後操縱者,他就算不看這三個信封的內容,也能知道個大概意思。
但他現在可不是朱元璋,他是這裡的參將郭瑞,必須要合群才是。
兵部軍令內容:“朝廷已采納雁門知縣葉青之提議,徐達大將軍不馳援雁門,直出開平衛,從關外折返雁門,包抄北元大軍後方。”
“故,行軍日程,延後十五天,於洪武六年十一月一日抵達雁門關外,特令雁門駐軍四衛,務必堅守至十一月二日晨時。”
“當日晨時之前破城,四衛指揮使死罪,屬下各將依律追責!”
“當日晨時之後破城,四衛指揮使功臣,連帶屬下各將,論功行賞!”
“此令,大明兵部!”
葉青看著這個軍令內容,是欣慰又火大。
欣慰的是朱元璋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古板,竟然真的采納了他的提議。
如此一來,他打敗精誠團結的北元,打得北元徹底低頭,並尋回傳國玉璽的目標,就有可能實現了。
兵部給他們的軍令,絕對不會有徐達和他們一起兩麵夾擊,滅了三十萬北元大軍之後,還要乘勝追擊到哈拉和林的內容。
這不是他們這些邊關駐軍該知道的事情!
可即便是不寫這些內容,也足以證明朱元璋采納了他的全部建議,如若不然,也用不著讓徐達去走半個月的冤枉路。
如果不是為了傳國玉璽,朱元璋不會舍得這麼多的本錢。
當然了,就算徐達追擊到哈拉和林,能否找回傳國玉璽,也還得靠運氣。
即便是他葉青,也隻有傳國玉璽曾被蒙元權相伯顏購得這一條線索,蒙元敗退之時,是否帶走了傳國玉璽,也沒有人知道。
隻是按照一般邏輯來看,他們敗退之時,一定會帶走傳國玉璽。
葉青之所以那麼希望找回傳國玉璽,也隻是希望他回家之後,還能以遊客的身份,在博物館看到這一華夏國寶!
而他火大的原因,卻是徐達這人有點不聽話!
他在信中說了好幾次,一定不要在朝堂之上把他葉青賣了,就當是他徐達想出來的主意。
他是真的不想在朱元璋麵前出風頭,他隻想在不禍國殃民的情況下招惹他,然後順利早日回家!
可萬萬沒想到,這徐達的人品如此之好,白送他軍功他都不要!
現在好了,一旦打贏還順利找回傳國玉璽的話,他葉青就是第一首功!
想到這裡,葉青的心都涼了半截!
要想讓這首功變罪過,那就隻有故意打輸這一條路,可他也絕對不能這麼做。
不說金手指規定他不能禍國殃民,哪怕就算是沒有這項規定,他葉青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華夏兒郎,也絕對不會乾這種豬狗不如的事情。
如果這麼乾的話,他那不多的良心過不去,也還對不起教授自己兵法武藝的四位曆史名將!
可如果不這麼乾,那他被朱元璋點名賜死,就隻有眼前這一條路可走了。
那便是趁此機會,在這兼職欽差郭老爺的麵前,狠狠的證明自己有造反的軍事才能,以促成自己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之罪。
仗打完之後,他緊接著就在農稅上狠咬一口,直接用自己的行動把‘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改為‘雙罪齊上’!
打定這麼個主意之後,葉青就讓將軍們依次傳閱兵部軍令。
與此同時,他又打開了寫有【皇帝詔命】四個字的黃紙信封。
皇帝詔命內容:“朕聞愛卿竟以書信徐達之形式,以達到為國而謀之目的,朕心甚慰。”
“朕已決定采納愛卿之諫言,定為本次北伐國之戰略,徐達大將軍不日出發。”
“愛卿隻需協助駐軍守城便可,若成功殲滅北元三十萬戰兵,朕必降詔,讓愛卿入朝為官伴君!”
“至於傳國玉璽,若能找到,自是幸運,若不能找到,也怪不得愛卿!”
“另,愛卿以中秋贈歌之形式,揭發淮西勳貴在濠州之所為,朕雖丟顏,但卻得一不畏強權,不懼勳貴之才,實乃朕之大幸也!”
“還望愛卿今後有事直諫,隻要言之有理,事有依據,朕就不會怪罪愛卿!”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
葉青看著這些內容,隻覺得這個朱元璋不對頭。
這還是史料上那個一口一個咱,一口一個老子的重八哥嗎?
他的親筆行文什麼時候這麼有文學氣息了?
是曆史有假,還是朱元璋請了代筆的寫手?
可這筆鋒有力但又有些幼稚的字體,又非常的符合曆史啊!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也可以說是拚命學習,隻為了讓自己的字好看一些,但無奈後天不足,始終書法難成氣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