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微風拂過臉頰帶來絲絲涼意。
東大街派出所門口,陽光灑在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何雨柱騎著自行車緩緩而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剛剛結婚不久,正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
車子停好後,何雨柱輕鬆地從後座取下一個鼓鼓囊囊的麻袋,裡麵裝滿了各種食材。
“何師傅,你今天又買了什麼好吃的?”張琳聽見聲響,好奇地伸過頭來問道。
何雨柱笑著回答道:“哈哈,我路上看到有新鮮的魚,就買了兩條回來,今天中午給大家做個酸菜魚嘗嘗!”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單子交給張琳報賬。
現在,何雨柱每隔幾天都會去采購一次,有時會到收購站購買一些物資,有時則會到供銷社挑選生活用品。
當然,他也會將自己空間裡多餘的物品拿出來賣掉,換取一些其他的東西。
這段時間,何雨柱慢慢的發現。
鴿子市,像白麵大米這些東西不好買了。
供銷社那邊,茅台酒、汾酒這些稀罕物更是被搶購一空。
仔細一想這個現象也是正常的,畢竟總有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士。
再一個,國人就喜歡看熱鬨,瞧著彆人買必然會湊上去。
而且,大家都是剛經曆過艱苦時期的人,手裡沒有糧心中不慌,都會跟著搶買。
這天忙完派出所的工作,何雨柱騎上車趕去街道辦。
“王主任,最近忙什麼呢?”何雨柱走進辦公室,拿出煙給王主任點燃,問道。
王主任猛吸了一口煙,說道:“柱子,你來的正好,你回去給你們大院的人說下。
最近,國家出了新政策,下個月開始街道辦會給大家發糧票,各家各戶憑票購買……”
聽到糧票二字,何雨柱就知道,票證時代來了。
現在這個時代物資稀少,糧食短缺,所以實行了計劃經濟,憑票供應生活必需品。
糧票、布票、油票等各種票證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憑證。
"王主任,那不是本地戶口的怎麼辦?"何雨柱問道。
"不是本地戶口的,必須回到原籍地領取定量糧。"王主任無奈地回答道。
作為街道辦主任,他知道就南鑼鼓巷一帶,就有很多家庭存在這種情況。
按照現在的政策,孩子的戶口隨母親的戶口所在地,這意味著有些五六口之家,隻有一個人能領到定量糧,其他人隻能挨餓。
一些農村進城的家庭,隻有男人有工作,女人沒有收入,帶著孩子一有時間就去郊區挖野菜。
說的好聽可以回農村,可是農村日子也苦啊,有些人為了進城找個鐵飯碗,那是舉全家之力去的。
在城裡麵雖然吃不飽穿不暖,可是隻要節約一點,也還是能混個餓不死。
接過王主任遞過來的政策解讀,何雨柱差點罵娘。
踏馬的~
定量按照成年人及小孩分不同的級彆。
同時根據工人的工作種類不同,也分為不同的級彆。
按照他的食量,這點定量隻夠吃五六天的。
而且翻到後麵,何雨柱瞧見上麵寫的一個人細糧兩成,粗糧八成,心都涼了。
要知道,現在一個普通工人的收入才十多二十塊錢,全買議價糧也不夠四五個人吃的。
肉票那就更是少了,一個人一個月的肉票就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