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原因,是因為齊軒的思維,真的是一個正常思維。
趁你病要你命,趁著乾國這邊還沒發展壯大起來,在這種生機勃勃的時刻,直接掐滅,一舉殲掉乾國,非常合理。
蛋糕分配到現在,總量就那麼大,總要有一個國家,承受壓迫和剝削。
突然有個國家貌似要壯大,看上去似乎想跟他們三足鼎立了,身為與乾國接壤最密切的齊國,自然是第一個不同意。
於是,齊軒做出了他正確的選擇,趁著這個時候,搞垮乾國。
至於他蠢的原因,卻是真沒想過,接下來會不會發生持久戰的情況,亦或者說他壓根沒重視自己這邊火炮的不利因素,也壓根不清楚,為了準備這一次戰爭,乾國朝廷那邊,到底積攢了多少銀子,以及自己這邊即將帶給對麵的驚喜。
他的便宜老婆那邊,早早的就開始攢了不少銀錢,為的不就是這一天?
打仗,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其實打的都是錢,人要錢物要錢,燒起銀子來,幾乎跟瀑布似的。
後續的李閒,還打算讓朝廷那邊,直接停止齊國的任何供應。
既然都撕破臉了,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貿易往來下去了。
接下來,李閒向劉大彪詳細詢問了齊國那邊的武將情況,尤其是負責邊境軍事的將軍,以及對方兵力分布等關鍵信息。
經過一番思索,李閒有條不紊地安排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他命令在防守薄弱的地方,增派人手,加強兵力防守。
他明確強調了一件事,如果齊國那邊的人再敢故技重施,闖入村莊劫掠,哪怕這裡的村民早就已經撤離了,也要直接將其圍住,能活捉最好,若是稍微帶著一些反抗,那就直接格殺勿論!
對方都公然在他眼皮子底下這麼做了,不就是屬於宣戰?
這種情況下,若他還想尋求一些緩和機會,豈不正是說明心裡沒底氣,如此一來更加助長了那邊的氣焰了。
第二件事情,李閒決定從三千騎兵中分出幾個小隊,突破齊國那邊的防線,去給齊軍製造一些麻煩。
起初,他確實想過帶領士兵去屠殺一些齊國的邊境平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但在想了想之後,李閒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這種屠戮普通貧民百姓的行為,除了能讓己方士兵獲得一時的發泄快感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反而,會助長這邊士兵的惡性。
對平民的殺戮,不過是一種野蠻的複仇行徑,實在是沒有什麼效仿的必要,也違背自己的原則。
第三件事情,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李閒安排錢嶽負責使用火炮。
他要讓齊國那邊的士兵,好好見識見識火炮的威力。
他的騎兵,在前麵為誘餌,將齊國士兵騙過來,隨後給他一炮試試,看看應用到實戰,是什麼樣的效果。
同時,李閒心裡清楚,火炮的生產進度必須提上日程了,還有炸藥的生產速度,同樣得加快。
不然到了關鍵時刻,彈藥不足,那可就麻煩了。
當天晚上,夜幕籠罩大地,四周萬籟俱靜。
李閒精心部署的三股隊伍,都已按照計劃分配完畢。
隨後,那幾支騎兵隊伍,在夜色的掩護下,猶如一支黑色的利箭,朝著邊境那邊防守薄弱之地迅猛地衝了過去。
馬蹄聲在寂靜的夜晚中回蕩,齊國士兵反應過來的時候,那幾支已經衝進了齊國領地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