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1996年。
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彈丸之地,卻創造過30億+港幣的年收入,這不得不說是傳奇。
但也正是過熱,造成了電影的粗製濫造,當時韓國,東南亞,台灣各地區主要靠買香港的商業片來放映。
導致當時的境況就是隻要拍電影就賺錢,香港電影人每天有工開,那個時候隻要一部電影有明星參演,還沒開拍,就已經被一些院線買好了。
華仔最忙的時候一年拍十三部片子,人稱“劉十三”。
鄭裕鈴一天趕九個劇組得名“鄭九組“。
甚至有些片方為了省成本,一招就是一個鏡頭,有的更離譜。
一個場景拍完,放在不同的影片裡麵,不如一個槍戰鏡頭,可以同時出現在好幾個影片裡麵。
但拍過來拍過去,就那幾種題材,除了香港自身的發展,就是廣東一帶的傳說。
以前大家沒得選,但後來好萊塢的大場麵《終結者》《侏羅紀公園》為代表的電腦cg興起,直接把港片給頂死了。
讓香江片徹底向好萊塢俯首稱臣的,正是眼前這個《泰坦尼克號》。
香江狂攬128億港幣,而香江當年最好的最好的《功夫》,不過6000萬港幣。
同時期,棒子電影取消了審查製度,《老男孩》摘得戛納獎,棒子國內電影士氣大振,韓劇浪潮開始席卷整個亞洲。
以至於香江電影一下子失去了棒子、灣省、東南亞的等重要買家,瞬間就冷了下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正是因為香江電影沒落,成就黃金時代的三大巨星,李連捷,成龍,小馬哥。
全都選擇在98年離開香江,到好萊塢發展。
至於三年以後的《無間道》,那不過是港片退朝之前,最後的回光返照。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內地市場的開始繁榮,從01年之後,內地的市場開始快速崛起。
“許情,你沒有想過自己也開一個娛樂公司?”李琦突然看向許情,目光灼灼。
李琦為什麼將影視看的這麼重?讓唱片的現金牛給影視事業讓步,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乘勢而行,才能走的更高、更遠。
他之前一直想著步步為營,拍電視劇,拍電影,然後一點一點地建立自己的影視帝國。
但現在看來,時間上好像有些來不及。
因為在02年之後,成龍,李連捷,小馬哥又會不約而同回到中國內地,開啟華語商業巨作。
到那時候,整個內地票房會大爆發,整個華語影視的中心會徹底從香江移到內地。
現在如果按部就班的走,兩年的時間,未必能分到多少蛋糕。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馮褲子連續兩年拍的《不見不散》98年,《沒完沒了》99年,票房全都超過了3000萬。
這已經引起香江電影行業的注意了。
《沒完沒了》就是香江華誼兄弟的王仲軍給投資的,也正是從《沒完沒了》開始,雙方才開始長達20年的合作。
華誼賺錢了,香江其他的電影公司自然不可能當做無視,有錢不賺王八蛋,也都在布局。
“啊?開影視公司?我可乾不了。”許情連連擺手,表示自己不是那塊料。
“沒說讓你乾,我的意思是讓你入一股,不用你參與管理,但享有股東的權利,比如隨時到公司查賬。”
許情眼睛盯著李琦,目光極其的認真,“你真打算自己乾?”
喜歡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請大家收藏: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