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到了大西北溝村的賈曉臻也是第一次見到牛蒡。儘管他是作為“人質”,他並沒有受到什麼虐待,在拖拉機拖鬥上,他與王世富、王世坨等老鄉們嘮起了嗑。
“王理事長,一看你就是德高望重,你看專業合作社成員們那麼聽您話,你有什麼竅門啊?”賈曉臻在大學就養成了善於與農民打交道的習慣,之所以勇於做人質就想徹底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先與理事長扯起來話題。
“啥德高望重,一心想給老少爺們辦個好事,沒想到碰上李兆平這個鱉羔子。”王世富悶聲悶氣地說,“王理事長您先彆著急,咱們先把這事情理一理頭緒,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小賈說道,“你先給我說道說道牛蒡是個什麼蔬菜?”
王世富一揮手命令拖拉機司機,“先去牛蒡地!”心裡卻在罵市外貿公司,來了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連牛蒡都不清楚是個啥東西,能調查出個啥門道來。
小賈來到了大西北溝村的牛蒡種植基地,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牛蒡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下了拖拉機,小賈迫不及待地上前請教。
“王理事長,這牛蒡看起來真不錯!您能給我講講它的種植情況嗎?”小賈好奇地問道。
王理事長說:“這塊牛蒡地屬於晚收的,它喜光、喜暖、喜濕,對生長環境要求挺高的。咱這兒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還算適合,所以種出來的牛蒡品質不錯。”
小賈點點頭,接著問:“那這牛蒡都怎麼種和管理啊?”
老王耐心地解釋道:“種植牛蒡要先選好地,整好地,施足基肥。播種的時候要注意密度,後期的田間管理也不能馬虎,澆水、施肥、除草、防蟲,每一項都得精心照料。”小賈一邊聽一邊認真地記錄著。
“那咱的牛蒡這不是很好嗎?”小賈問王理事長,
“對啊,可李兆平這小子就是雞蛋裡挑骨頭。”一邊的王世坨答道。
“王理事長,您看我晚上能不能借理事會電話用用給農大教授請教一下,隻打傳呼,不會浪費咱理事會的電話費,可以嗎?”其實,小賈藏了個小心思,他要給毛副部長打個電話,聆聽下一步指令。
“好吧,晚上你就住在理事會辦公室吧,世坨負責照顧!”王理事長吩咐道,小賈暗暗叫苦,什麼照顧,是看押好不好?!
離開種植基地,到了理事會,小賈很大方地拿出十元錢,“世坨,晚上買個啤酒咱兩個抿一口,如何?”在路上,小賈已經輕鬆地套出了王世坨的身世,35歲,未婚,身高148米,愛好喝兩口。作為王世坨來說,反正在哪兒也是一個人睡,這城裡來的小青年也愛喝兩口,難得這麼個好差事!
小賈也明白,因為是“人質”,現在全村上下都在等上訪結果,自然理事會沒有什麼招待,所以小賈率先掏出鈔票。
王世坨買回來酒菜豐富得讓小賈大吃一驚,一瓶鬆江老燒酒、一隻雞、二碟小菜、半塊鹵肉,還有地裡剛拔出來的一紮小蔥。
“老王,我敬重你!先走一個”,兩人整了個大碗,小賈率先一口乾了一杯酒。
“這哪行啊,我先敬你一個!”王世坨何時這樣被人高看過,所以一聽被敬酒,立時慌了神,趕緊喝完一杯後又補了一個。
“老兄,我敬重你是個漢子,今天的上訪我看您一直衝在前麵,絕對是男人!”小賈的說話水平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比較的。
幾句暖心的話讓世坨心裡得到極大滿足,加之小賈的酒量又實在地好,沒出過鎮幾次的世坨哪裡是小賈的對手,一會兒便醉得呼呼大睡了。
小賈抓緊時間給農大農業專家張風敏教授打招呼,小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張教授,您能給我講講牛蒡在我國的發展曆程嗎?”
張教授頓了頓,說道:“牛蒡在我國其實是原產植物,近年來,牛蒡這種曾經不起眼的植物,不僅在國內價格不菲,還大量出口到霓虹國,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新途徑。”張教授隨後慢慢地給講了起來。
牛蒡在我國的發展可以說是經曆了一個從被忽視到重視的過程。過去,它隻是一種野生植物,沒有被充分開發利用。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和對農產品價值的深入挖掘,牛蒡的價值逐漸被發現。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回溯到一千年前,它在國內一直未受重視,隻是在田間默默生長的雜草。直到霓虹國人發現了它的價值並進行改良,牛蒡的命運才開始發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對牛蒡的認識逐漸有了改觀。如今,江北省和嶽東兩省成為我國牛蒡的主要種植地區。特彆是江北省的北郟縣,牛蒡種植麵積已經達到了3萬多畝,形成了規模化的種植產業。
小賈若有所思地問道:“那牛蒡在國外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張教授接著說:“在霓虹國,牛蒡可是非常受歡迎的。幾百年來,它一直被當作高檔蔬菜,價格昂貴。在霓虹國,牛蒡最早是藥用,1000多年前,霓虹國宮廷飲食中出現了關於牛蒡的記載。牛蒡在霓虹國被視為與人參媲美的“東洋參”。霓虹國雖然地域狹小,但種植牛蒡的麵積也達到了數千公頃。而且,他們每年還從國外大量進口牛蒡,以滿足國內的需求。不僅是霓虹國,現在亞洲各國都開始規模種植牛蒡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