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我擔心村民們不接受這些新技術和品種。”潘海軍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李秀梅順著他的目光看向那些資料和種子,理解地點了點頭。
“是啊,要改變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確實不容易。”她頓了頓,鼓勵道,“但我們總得試試,不是嗎?總要有人邁出第一步。”
潘海軍深吸一口氣,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你說得對!我這就去找村裡的幾位老大哥聊聊。”
他首先找到了德高望重的買買提大叔。
買買提大叔正坐在自家院子裡曬太陽,手裡盤著兩顆核桃,看到潘海軍過來,熱情地招呼他坐下。
潘海軍拿出帶來的資料和種子,指著其中一種耐旱的玉米種子,向買買提大叔解釋:“大叔,您看,這種玉米品種耐旱能力強,產量也比我們現在種的高,而且……”
還沒等潘海軍說完,買買提大叔就擺了擺手,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海軍啊,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是,我們祖祖輩輩都種的是老品種,這地裡的情況我們最清楚,還是老方法可靠啊!”
他拍了拍手裡的核桃,意味深長地說,“新的東西,誰知道好不好呢?”
潘海軍耐心地解釋:“大叔,這些新品種都是經過專家反複試驗的,肯定沒問題。而且,我會全程指導大家種植,保證不會出問題。”
買買提大叔還是搖頭,指著自家地裡綠油油的麥苗說:“海軍,你看,我們現在種的麥子長得多好!祖宗傳下來的方法,錯不了!”
潘海軍有些沮喪。
他知道,買買提大叔的顧慮代表了大多數村民的想法。
他嘗試換個角度勸說:“大叔,如果產量提高了,大家的收入也會增加,日子就能過得更好啊!”
買買提大叔歎了口氣:“海軍啊,我們知足常樂。能吃飽穿暖就夠了,何必去冒那個險呢?”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位年輕的姑娘,正是村裡做農產品生意的阿依米古娜。
她聽到了潘海軍和買買提大叔的對話,好奇地走了過來,拿起一包種子看了看,問道:“潘乾部,這是什麼新品種?聽說產量很高?”
潘海軍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連忙向阿依米古娜詳細介紹了新品種的優勢,以及新的種植技術。
阿依米古娜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
看到阿依米古娜對新品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買買提大叔也有些動搖。
他看著潘海軍,欲言又止。
就在這時,從遠處走來一個人,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正是潘海軍之前聯係的農業技術員李技術員。
他走到潘海軍身邊,笑著說:“潘乾部,我來晚了……”
李技術員的到來,如同及時雨般滋潤了潘海軍焦渴的心田。
他連忙向買買提大叔和阿依米古娜介紹了李技術員,並解釋說李技術員是專門來指導大家種植新品種的專家。
李技術員為人隨和,又精通維吾爾語,很快便和村民們打成一片。
他並沒有直接推銷新品種,而是從土壤、氣候等方麵入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給村民們講解了新農業技術的原理和優勢。
一些年輕的村民開始對新品種表現出興趣,他們圍著李技術員,不停地提問,眼神中充滿了求知欲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個叫努爾蘭的小夥子,大膽地提出:“李技術員,這種新品種真的比我們現在種的產量高嗎?如果產量高,我們當然願意嘗試!”
然而,村裡的老人們卻堅決反對嘗試新技術。
他們認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種植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新技術是對傳統的破壞,是對土地的不尊重。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站了起來,用略帶責備的語氣說道:“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才是最適合我們這片土地的!”
潘海軍試圖解釋:“大爺,時代在進步,農業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新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產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胡說!”老大爺打斷了潘海軍的話,“我們祖祖輩輩都這麼種地,也沒餓死!你們這些城裡人,就知道瞎折騰!”
現場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年輕的村民們想嘗試新技術,老人們卻固守傳統,雙方爭執不下,誰也無法說服誰。
潘海軍和李秀梅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李秀梅見狀,連忙上前勸解:“大爺,我們理解您的心情。我們引進新技術,也是為了幫助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您可以先少量試種,看看效果如何,再做決定也不遲。”
“不行!”老大爺態度堅決,“我們不能拿土地開玩笑!萬一試種失敗了,損失誰來承擔?”
買買提大叔雖然沒有像老大爺那樣激動,但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海軍啊,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好,但是我們也得謹慎啊!這地裡的收成,可是我們一年的生計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