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戰爭持續了五天就結束了,草原蠻族眼看打不下來,果斷撤軍。
鎮北軍都習慣了,其實這事就是蠻王故意的,一來想看有沒有機會撿漏,二來也是消耗其他部落的壯丁。
草原政權從來都不是集權製,而是部落製,由最強大的部落首領擔任蠻王的職位,所以蠻王對其他部落的防範心極重。
大雍是敵人,可大雍輕易不會打出來,反倒是其他部落,總有那麼幾個惦記著蠻王的位置。
蠻王就借著攻打邊關來消耗那些部落的壯丁,其他部落也看出來了蠻王的算計,可他們能怎麼辦?
不服從王命,那就是給蠻王消滅他們部落最好的借口,哪怕不願意,他們也得硬著頭皮參戰。
草原上數不清的部落,每個部落都派人,大部落派的人就多,小部落派的人就少,反正出的人數正好卡在部落首領的心理預期上。
造反不值得。
那就隻能出兵了,部落裡麵抓鬮,抓到誰,就按倒黴處理。
蠻王自己部落裡也有不安分的,正好了,都去攻打邊關吧。
解決了一波自家人後,蠻王撤軍了,給鎮北軍和炮灰營帶來了不少死傷。
鎮北軍相對還好,戰死不多,幾百人而已,更多的是受傷,救治過來的繼續當兵,傷勢嚴重的,退役回家。
鎮北軍每年都會在邊關招收良家子弟參軍,朝廷給的軍餉被各種克扣以後,其實是不太多的,好在還有李墨韻能賺錢。
為啥李平昌那麼慣著李墨韻,還不是衝著銀子。
至於炮灰營,那就是死傷慘重的,死去的人不計其數。
被流放到邊關充軍的,不止是犯官家屬,也有罪犯,是不是真的罪犯不知道,反正當地官府宣判了那些人的罪行,就這麼把人送來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罪犯被送到邊關,所以炮灰營的消耗完全供給得上,養活這些炮灰也花費不了太多。
炮灰營的夥食難吃,那也是食材不行,能勉強吃飽,絕對不可能吃好。
管理炮灰營的千戶就是何華,說是千戶官,可炮灰營的數量都高達三千人了,魏都這個百戶官,也不止管著一百個人。
就今年五天的戰爭,事後統計了一下,炮灰營就戰死了將近一半的人。
流放當年的那一場戰爭最慘,炮灰營死了80,衛南笙三人全都死在那場戰爭裡麵。
要不是衛南柯混成了軍醫,他也彆想活下來。
沒參加戰爭之前,南喬也不理解炮灰營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戰損,現在他明白了。
炮灰就是炮灰,是真的不行。
吃喝不行,身體素質就不行,武器裝備也不行,訓練不行,配合不行,戰鬥意識不行。
好多炮灰都是在戰場上被各個擊破的,這方麵都不如草原蠻子。
能打出配合的,隻有正規軍,炮灰之間也有人嘗試著互相配合,可他們連武器都不行,沒有盾牌和長矛,隻有一把戰刀。
鎮北軍的做法無可厚非,他們也要防著炮灰營,免得在有心之人的攛掇之下作亂。
南喬和安培元就屬於炮灰營裡的另類,個體實力很強,戰鬥意識也不差,而且越打越強,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好。
可以說,兩個人就是天生的戰士,互相配合之下,殺了不少草原蠻子。
當然,這種成績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兩個人戰鬥了五天,全身上下二十多處傷口,好在沒有致命傷。
這也是千戶何華額外照顧的。
魏都之前給兩個人準備了內甲,何華乾脆一步到位,給兩個人準備了外甲,一般隻有百戶官才有資格這麼穿戴,保護著身上的致命部位。
這種待遇肯定招人眼,但南喬和安培元的戰績擺在那裡呢。
千戶大人親自獎賞的,下麵的人就算不服氣,也不敢說什麼。
多虧了鎧甲,南喬和安培元才沒有受到什麼致命傷,在五天的戰鬥中堅持了下來,一共割下來152個耳朵。
後麵幾天,草原蠻族的攻擊強度越來越低,繳獲也不如第一天,但好歹也是三個脫罪的名額了。
南喬和安培元第一時間就脫離了自己的罪籍,恢複了良民的身份,之後順勢加入了鎮北軍。
想要繼續給家人脫離罪籍,他們就還得繼續殺敵。
再者說了,千戶和百戶對他們的看重,擺明了也不會同意他們脫離鎮北軍。
至於第三個名額,算兩個人共有的,他們作戰英勇,上麵網開一麵,特準不平凡,給一個人脫罪,安培元就自己一個人,還沒和衛清珞成親,乾脆讓南喬看著辦。
南喬也很為難,反倒是安培元了解他,提了一個建議,將名額讓給衛南柯。
不管衛南柯的本意如何,《辛酉刀法》和綜合版軍中搏殺術,都是人家送給他們的,這個情他們得認,還了人情,也算斬斷了因果。
南喬和安培元也得承認,要不是學習了這兩種能力,他們還真沒那麼容易得到脫罪的名額,也不會那麼輕鬆的活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