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都起來的時候已經是上午九點了,王建霖大概在不到八點鐘的時候醒了,他隨便洗漱一下就開始張羅其他同學起床,接著和胡哥、韓根開始收帳篷和睡袋;楚瑞明和王適則開始做早餐,最好的戶外早餐就是方便麵。他們從張老板那裡拿了一個煤油燈和一個圓筒鍋,把幾瓶礦泉水準備好,就可以煮了吃。
早餐很快就做好了,大家隨便吃了一碗方便麵就抓緊時間開始了返程。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開始開始一段陌生路程的時候,總感覺時間過得很慢;不過當我們結束行程返回的時候,就感覺回來的路特彆容易走,而且用時感覺比來時短多了。
當他們返回村裡旅館時,已經是下午了,大夥把戶外裝備交還給了張老板,就各自回到房間洗漱和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他們集合了隊伍,把房間退了,元珊珊她們把房費結了之後,就開拔都江堰……
如果自己有車,就可以自駕遊,可是開車開久了就會比較累;不過坐車和轉車就更累。未來,楚瑞明希望大家都有駕照,都有車,那樣就能夠和他們一起開車去內蒙古大草原或者走絲綢之路到新疆去瘋狂一把。
大約坐了四五個小時的車,終於抵達了都江堰市,而都江堰就在這個城市裡。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縣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約56公裡,距離青城山風景區20公裡。
相比萬裡長城,它的雄偉壯觀不在於堵,而在疏導!
早在秦朝的時候,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遊,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係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係統,一直沿用至今。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歎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岷江是長江上遊的一大支流,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四川與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杠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鬆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彙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鬆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彙入長江。全長793公裡,流域麵積133500平方公裡。平均坡度483,年均總水量150億3左右。全河落差3560,水力資源1300多萬千瓦。岷江是長江上遊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遊,以漂木、水力發電為主;都江堰市至樂山段為中遊,流經成都平原地區,與沱江水係及眾多人工河網一起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以下為下遊,以航運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餘條,上遊有黑水河、雜穀腦河;中遊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遊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岷江出岷山山脈,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厲害。成都平原的整個地勢從岷江出山口玉壘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而落差竟達273。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裡,顆粒無收。岷江水患長期禍及西川,鯨吞良田,侵擾民生,成為古蜀國生存發展的一大障礙。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曆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在這一曆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