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走水
海察站在沙盤前,仔細端詳著插著紅色小旗的地形。
“蒲甘若從西路進攻,”海察對一旁的工部主事陳權道,“必定會被我西路軍截殺在此。”
陳權眉頭緊蹙,問道:“蒲甘軍從未在西路占到過便宜,此次若是真有膽子再犯,也難保會先攻西路。”
海察側頭回看桌麵上放著的信封:“單將軍也的確預測,他們不敢從西路來犯。”
“那我們還……”
海察卻十分堅定:“加緊繼續操練,東路那邊步將軍從前跟著單老將軍征戰多年,蒲甘軍早就對此聞風喪膽,更不可能先攻東線。”
陳權試探性地問了一句:“隻是不知糧草……”
俗話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兵馬都已時刻準備出征,糧草卻還沒齊全。
西路軍的糧草已經短缺多時,時至今日還在節衣縮食度日,東路軍為主力軍,陳權卻也開始擔心,他們的糧草是否備齊。
同一時間,九王爺站在已經快空了的屯糧帳篷中,看著僅剩的些許糧草,眼睛微微眯起。
鐵男扶著迎程程走近幾步。
迎程程道:“且不說大楚國庫中到底還有多少盈餘,但宮裡那位也不是傻子,他明知九王爺您與單老將軍有師徒之誼,又怎會毫無保留發放糧草?”大樹
趙堃也是會擔心,萬一九王爺當真大逆不道要舉兵造反,在蜀中振臂一呼,西南若是舉兵響應該當如何?
若還將京中糧草悉數發往西南,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
九王爺點頭:“此事他心存忌憚、有所保留,也並無道理。”
但迎程程卻不以為然:“這就是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是陛下真能對單家軍疑人不用,舉大楚之力,抵抗外敵,步將軍絕不會舉兵造反。”
這時恰巧步盛和向浩藍一同進軍帳,聽到這番話,步盛先是一愣,隨後朗聲大笑起來。
“程將軍還是高看步某了。”
雖然迎程程並未改姓更名,但所有人都開始稱呼她為“程將軍”或是“程姑娘”。
迎程程看向步盛:“難道步將軍收到了朝廷軍餉,亦會配合九王爺舉兵殺入京城?”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步盛正色道,“為君者,為邊防將士保障糧草軍需一應物資,乃是本分,若連此都做不到,怎配為君?”
他的意思是,本來做皇帝的,就應該為邊防將士準備好後勤保障,這樣大家才好無後顧之憂地奔赴戰場、為國儘忠。
如果皇帝做到了,這是他的本分,也並不能就此證明,他就是個好皇帝。
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還怎麼配為人君?
事實上,步盛跟在單廷昉身邊這麼多年,龍椅上坐著的是個什麼東西,他可太清楚了。
若不是為君者無能又多疑,單夫人當年就不會死,單老將軍也不至於抱憾終身,最後死於軍需不足。
趙堃會防著單家軍,是他一貫思維,這麼多年都是這樣,不可能朝夕之間就能改變。
於步盛而言,趙堃的種種作為已是積重難返,一次的清醒已經換不回來臣子的忠心。
更何況趙堃這次也沒打算改。
整個楚都的百姓都知道如今邊關形勢緊張,蒲甘軍通過叛徒知道了大楚的整體情況,隨時都可能對邊關發起進攻。
這時候趙堃在做什麼?
為他剛出生的小公主大赦天下,甚至允許為叛國賊收屍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