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燕國與赤焰國之間的外交較量中,各種才藝、智慧的切磋此起彼伏。而這一次,赤焰國使節決定在醫學領域向大燕國發起挑戰。
這一日,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大燕國宮殿那金碧輝煌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宮殿內,氣氛凝重而緊張,兩國的重要人物齊聚一堂,等待著這場醫學挑戰的開啟。
赤焰國使節團中,走出一位身著黑袍、神情嚴肅的醫者。他目光銳利,透著一股自信與傲慢,向大燕國眾人拱手說道:“大燕國的朋友們,聽聞貴國醫學源遠流長,今日我赤焰國特來請教,還望不吝賜教。”
蘇思瑤身著一襲淡藍色的長裙,裙袂飄飄,宛如仙子下凡。她優雅地走上前,微微欠身,回應道:“願與閣下共同探討醫學之奧秘。”
那赤焰國醫者首先出題:“我曾遇一病人,長期咳嗽不止,痰中帶血,諸般藥方用儘,仍不見好轉,不知大燕國可有妙法?”
蘇思瑤輕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咳嗽帶血,病因複雜。或為肺熱傷津,或為陰虛火旺,亦或為外邪襲肺。需先辨明其脈象、舌象,再做定論。若為肺熱,當以清熱潤肺之藥治之,如桑白皮、地骨皮等;若為陰虛,則需滋陰降火,用麥冬、百合之類;若為外邪,則應祛風散寒或清熱解表。”
赤焰國醫者冷笑一聲:“此乃常見之論,具體當如何用藥,劑量幾何?”
蘇思瑤不慌不忙地回答:“用藥劑量需依病人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而言,肺熱者,桑白皮可用至十五克,地骨皮十克左右;陰虛者,麥冬二十克,百合十五克為宜。但還需根據病人年齡、體質、病情輕重靈活調整。”
赤焰國醫者微微一愣,繼續說道:“那若遇一病人,突發昏厥,不省人事,又當如何施救?”
蘇思瑤神色鎮定:“昏厥之症,緣由眾多。先當掐其人中、合穀等穴位,以促其蘇醒。若仍未醒,當察其脈象,若脈沉細,或為氣血不足,當以補氣血之方,如當歸補血湯;若脈弦數,或為肝風內動,當用平肝熄風之藥,如天麻鉤藤飲。”
赤焰國醫者臉色漸沉,又拋出一個難題:“有一婦人,產後惡露不儘,腹痛難忍,貴國如何應對?”
蘇思瑤從容答道:“產後惡露不儘,多因血瘀或氣虛。血瘀者,可用生化湯活血化瘀;氣虛者,當以補中益氣湯補氣攝血。腹痛甚者,可加用延胡索、益母草等以止痛調經。”
赤焰國醫者陷入沉思,片刻後說道:“這些理論,我赤焰國亦有所知。但實踐之中,如何準確判斷病因,精準用藥,才是關鍵。”
蘇思瑤微笑著說:“判斷病因,需綜合望、聞、問、切四診。望其麵色、舌苔;聞其氣息、聲音;問其症狀、病史;切其脈象。四診合參,方能準確判斷。至於用藥,不僅要熟知藥性、藥理,更要根據病人個體差異靈活變通。”
此時,赤焰國醫者決定親自展示一番。他帶來了一位身患怪病的患者,患者皮膚紅腫,長滿疹子,奇癢無比。
赤焰國醫者說道:“此病人之症,我已嘗試多種方法,均未見效,不知大燕國可有對策?”
蘇思瑤走上前,仔細觀察患者的症狀,又為其診脈。然後說道:“此乃風毒侵體,濕邪內蘊所致。當以祛風解毒、利濕止癢之法治之。”
蘇思瑤吩咐下人準備藥材,親自熬製了一鍋湯藥,讓患者服下。同時,她還運用針灸之法,在患者的血海、曲池等穴位施針。
沒過多久,患者便感覺瘙癢減輕,紅腫也有所消退。
赤焰國醫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仍不甘心,又提出:“若遇一病人,臟腑衰竭,命在旦夕,又當如何施救?”
蘇思瑤說道:“臟腑衰竭,極為凶險。但可先以艾灸神闕、關元等穴位,振奮陽氣;再以參附湯等大補元氣之方,儘力挽回生機。”
赤焰國醫者沉默不語,心中暗自佩服蘇思瑤的醫術。
然而,他仍決定使出最後的絕招。他帶來了一位雙目失明的老者,說道:“此老者失明已久,不知大燕國能否使其重見光明?”
蘇思瑤仔細檢查了老者的眼睛,然後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她說道:“失明之症,成因複雜。但我願一試。”
蘇思瑤從空間中取出一株極為罕見的草藥,這草藥散發著奇異的香氣。她將草藥搗碎,製成藥膏,敷在老者的眼睛上。
同時,她以金針刺激老者眼部周圍的穴位,手法輕柔而精準。
經過一番治療,老者緩緩睜開雙眼,雖然視線仍有些模糊,但已能看到眼前的景象。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歎不已,赤焰國醫者終於心悅誠服:“王妃醫術高超,我赤焰國甘拜下風。”
蘇思瑤微笑著說道:“醫學之道,博大精深,我們都需不斷探索。此次交流,旨在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這場醫學挑戰以蘇思瑤的勝利告終,大燕國的醫學實力讓赤焰國使節們刮目相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