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賢良把藥瓶子轉過來,轉過去看了看,還是不明警察的意思,他就問:“你們讓我看這是什麼意思?”
“你買過這種藥沒有?”
“我連見都沒見過,我在哪買?”
“你和李德貴有沒有什麼過節或者矛盾之類的?”
吳賢良歎了一口氣說,唉,要說有矛盾,有過結,那都是年輕時候的事。”
吳賢良打開了話匣子:
68年的時候我和李德貴被分到了西北的深山峽穀裡去修路。
現在想一想,那時的條件是多麼的艱苦,多麼的困難,但是我們不怕苦,不怕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在那裡,我和甘川縣的李德貴住同一宿舍,我們倆的年齡又相差不了多少,有許多共同的話題。
很快我們倆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我們的隊長姓趙,他是一個很在乎麵子的人,也是一個非常能乾的人,在大家的印象裡,他是一個有雄心的小頭目。
那年年終評選先進的時候,對於上進心極強的趙隊長,他覺得自己今年當先進肯定是十拿九穩的事,。卻沒有想到,因為一次的辦公室搬遷事件,從而使他丟失了當先進的機會,從而開掛。
那時候如果連續當了三年的先進,很有可能就被調離這這深山老林,從而不在這惡劣的環境的工地工作了。
為了擺脫這惡劣環境,加上趙隊長的母親有病,為了當先進,總是吃苦受累,任勞任怨,今年如果連續當選,離開這裡的機率非常大。
當時的辦公室也想當先進,為的是級彆晉升。
於是兩個人一直暗中較勁。
工地指揮部要搬辦公室,那天下午,趙隊長安排我和德貴去搬辦公桌,到了辦公室門,我和李德貴把辦公桌抽屜門子打開準備檢查一下。
當我拉開中間抽屜的時候,忽然不知從哪掉出來一張對折著的紙張。
我無意識的打開看了一下,一打開我傻眼了,原來這是一張借條,是趙隊長寫的。
隻見上麵寫著,借條,今借到工地指揮部辦公室現金叁拾元整,此據。借款人:趙良友。
“什麼東西?”德貴問我。
我疑惑的看著德貴,給他看了看我手中的借條。
李德貴和我一樣,感到不可思議。
趙隊長一直都是非常節儉的人,怎麼還會在工地有借條?
看了借條的德貴說,沒想到趙隊長也在辦公室借錢?
咋辦?我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