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忐忑的心情,一路到了漠北知府門前。
朱大人拿出手裡的印信,遞給了守門的衙役。
“我是京都押解官朱重八,帶領京城二百多名流放犯特來報道,請知府胡大人過目!”
守門衙役看了一眼朱大人後麵長長的隊伍,招呼身旁的同僚。
“李子,帶著大人和新居民到一旁大廳歇著,我去稟告胡大人。”說完,他又轉身麵對朱大人,“大人先在偏廳等候,我去稟告知府大人!”
說完,轉身進了大門。
......
漠北,知府衙門。
知府胡大人正端坐太師椅上,手裡把玩著一顆血紅的石頭,他麵前的案桌上,還有兩顆石頭,一顆綠色,一顆藍色。
賀師爺拿著朱大人的印信,走到跟前,低聲說道:“大人,新居民到了!”
胡大人放下手裡的紅石頭,拿起綠石頭,“京都來的那一批?”
“是,一共兩百多號人,正在偏廳等著。”
“才兩百多人,不夠分啊。”胡大人放下綠石頭,又拿起藍石頭,撇撇嘴,無奈道:“一碗水端平,每家給五六十個名額足矣,剩餘的,再議。”
賀師爺笑眯眯地答道:“是,按照大人吩咐,小的就去辦。”
......
知府偏廳。
朱大人帶著兩百多號人在等著。
外麵冰天雪地,屋裡居然還有幾個火盆。
所以,屋裡很是暖和。
如此大相徑庭的待遇,所有犯人都一副小心謹慎的模樣,自從進了漠北城,每個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這裡的人實在太奇怪了。
對待朝廷的罪犯沒有嗬斥,沒有打罵,居然熱情招待,笑臉相迎。
一切在沒有水落石出時,他們都不敢放鬆。
就連文元謙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
他得到的消息貌似有點落後,有點偏離了實際。
但是,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靜觀其變才是硬道理。
所以,文元謙給家裡人使眼色,眼觀鼻,鼻觀心,一個個都安靜等著。
所幸,沒有讓他們等太久。
偏廳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腳步聲近了之後,衙役李子的聲音響起,“賀師爺,您來啦。”
“李子,一會兒帶著朱大人和諸位弟兄去驛站安置,歇個一兩天。”
“是,賀師爺。”
賀師爺交代完,才邁著八方步進到偏廳。
賀師爺一進到偏廳,直衝著朱大人過去,一拱手,“朱大人,我們大人事務繁忙,見諒,先讓李子帶著大人去驛站歇個一兩天的,您看,可否?”
“有勞賀師爺。”
朱大人帶著眾手下轉身出了偏廳,在李子的帶領下向漠北驛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