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在五月八日這一天,帶著山海城和江海城的所有大匠師來到源啟城。
源啟之城,是不奴族在阿蘭草原的第一個聚居地。
劉玉帶著所有人參觀了,當年的第一個碼頭,第一座房屋,第一座磚窯和工坊,所有人都感歎不已。
夜晚,劉玉在房間裡,寫下這樣的提案:“源啟之地,現有民四萬,吾欲從此開啟變革。學大漢之村莊,承不奴之匠製,在源啟之地新建村莊十個,每村二千人。然村之一地,須有地,即有糧;須有工,即有錢;須有道路,則萬物通達;此事應該循序而漸進。
先,吾等需為定居之民修建房屋,此房屋應好於城鎮,方有人願往之;
次,此村所耕之地,所牧之牛馬羊,應有一半屬於耕種之人,而新耕之地更應第一年收益儘歸村人;
再次,城鎮須修通各村之路,按時維修,保村通達。
最後,每村,應有一工坊,或木,或磚,或瓷,或鐵,有一半村民應以工貿為業,方能繁茂。
農工一體,糧牧貿同身,道路通達,技能傳承,方可生生不息矣。”
崔力和一眾大匠師看到這個提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村之工造,可為粗品,而精品造於城鎮之工坊。此為村鎮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體係通達,萬民合力。”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外麵的村子農業,牧業和手工業,將要同步發展。兩千人的村子,一半從事農牧業,一半從事手工業,村子按照分工將粗加工的東西送到城鎮,而城鎮可以利用水力和風力作坊,進行細致的精加工。這樣,農村和城鎮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
這樣一來,村和城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因為有了工業,那麼村莊會和城鎮緊密相連,而村莊又能很好的管理分散在外麵的田地和牛羊馬,他們希望創造一個高效且緊密的村鎮體係。
源啟是不奴人最開始勞作的地方,現在變革也要從這裡開始。
崔力曾和大匠師們說道:“這很不同啊!大漢的農村沒有工業,而不奴族的農村有一半的人要參與我們的工業大生產,生產的東西又能換成鐵錢。我想啊,不奴人的村子,要比大漢的村子要富有一些,農人的日子應該也會好過一些吧。”
大匠師們看著這個提案,也說:“修大房子,修作坊,修路,開荒有一年的所得,種的糧食和養的牛馬有一半是自己的,我等也想去啊!”
崔力笑罵:“等源啟試點以後吧!”
劉玉也笑著說:“我們試點一年,看看效果,若這十個村子能欣欣向榮,那就全麵推廣,若有問題,我們還要繼續改革。等到推廣,你們也可考慮。”
眾人再次商議,看看這個農工村,該如何合理規劃,要保證百姓吃飽,穿暖,還能富裕。
一個新的不奴族農工村一點點展現在大家麵前:
首先就農業而言,以麥和大豆輪種,另外還要大量種棉花,麻,作為經濟作物,也同時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田間每九畝地,要有一畝塘,要修水渠,建磚頭水窖,這樣既可以抗旱,還可以提供淡水魚。馬和牛放牧,羊圈養,因為羊吃草根。糞便收集作為肥料,和池塘每年清理出來的淤泥,以及草木灰一起漚肥,然後回田。
工業作坊因地製宜,靠近森林就是木業,靠近礦場就是礦石開采,靠近河流就是鍛造,靠大海就是漁業,左右不靠可以燒瓷,也可以做周邊村子原物料的粗加工。
崔力他們沒有想到,真正改變不奴族的其實是那些沒有天賦資源的村落。他們的二次加工,後來成就了很多真正的產業鏈,分工越來越細,做的東西也越來越好,產量也越大,他們成了這個農工體係中最有力的工業發動機。
而劉玉沒想到的是,那些散出去的不奴人農工村,會是不奴人最終統治這片阿蘭草原最大的助力。
這些村子離周邊的阿蘭部落的距離比城鎮近很多,很多普通的阿蘭牧民經常會到村裡做客和交換物資。
當貧苦的牧民看到漂亮的村舍,看到一望無際的麥田,看到如同白雪的棉花,看到吃不完的鹹魚,看到人們手裡的鐵錢,看到不奴人家裡的各種器物,看到羊圈裡,草場上,那些吃不完的牛羊,看到冬日裡的暖炕,看到為牛馬過冬修的大瓦房。小部落最先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最苦,他們需要不奴人的幫助,他們主動加入不奴族。
然後是中型部落,周邊的小部落一旦開始變成村落,他們就顯得特彆的難受,原本生活還過得去,可一兩年之後,再次相比之下,突然就不好了!
於是,中型部落也開始加入不奴族,希望不奴族以族人的方式對待他們,而他們願意用土地來換取建造村落,以及學習不奴族的一切。
當小型和中型部落解體之後,大型部落也就失去了社會基礎,看上去上萬人的大部落,在工業體係之外,一旦生活產生對比,他們依然是孤獨和貧窮的。
無論最後的時間有多長,他們最終會融合進不奴人農工村的海潮之中,當然這後麵還有很多的故事和大曆史的背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