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的箭頭是骨頭磨製而成,很尖銳,很光滑,沒有金屬倒刺,這讓軍醫取出來的很快。
爾青一直咬著自己的馬鞭,一聲不吭,這小子很聽話,很聰明。
然後,他被抬上了另一輛馬車,這裡有六個床位,左右各有三個上中下鋪位。他被人直接用擔架,塞進了右側的下鋪。好吧!現在這個馬車裡,搖搖晃晃,也空空蕩蕩,傷兵就他一個。
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傍晚,有戰士送來晚飯,一個木頭的飯盒,裡麵有一塊肉,一些青菜,然後是一塊餅。
這份量挺大,爾青撕了一半餅子給那個送飯的戰士,他笑著拿走了。
吃完晚飯,那戰士將飯盒收走,說是要統一煮一下,爾青不明白,為啥煮飯盒?
那戰士說:“聽說這些,都是袁華大匠師在的時候說的。”
夜裡,有人拍了拍他的腿,爬起來居然在火把的光亮下,看到明天救他的那個老頭。他不知道這老頭的名字,可絕對是大匠師級彆的人物。
“沒睡著,就跟我來,聽一聽戰論吧!”,老頭喊道。
爾青立刻起來,跟著這老頭去了一個很大的營帳。圍繞在大帳裡圈,一大圈火把的光線,把營帳照的通亮。
這大帳裡的格局也很有意思,左邊是很多長凳,右側相對也是很多長凳,中間有一張大桌子。陸陸續續正在有人進來,爾青能認識他們胸前的標記全是百夫長級彆和以上的軍官。
還有很多是白馬少年,他們也占了大約一半,這些人分為兩邊入座。
直到這時,爾青才發現每個人手裡有個木牌,上麵寫著應該去哪一邊坐。
阿拉什看出了他的疑惑,指著中間兩側的位置說道:“凡第一次參與的坐到中間的位置,那是中立方的位置。”
爾青坐了過去,這時另一個年輕人也坐了過來,他對著爾青笑了,舉起手裡的牌子說道:“今天,我是貴霜!”
牌子上寫著貴霜兩個大字。
然後,又有一些人拿著羅馬,帕提亞,的牌子坐進了中立區。
很快,有千夫長站起來,敲了一下鼓,所有人都安靜。
隻見一位威嚴的千夫長站得筆直,目光如炬地掃視著麵前整齊入座的士兵們。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而沉穩地開口喊道:“現在開始點名!”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喊出,士兵們齊聲回應,氣勢如虹。
點完名後,千夫長麵色凝重地開始向眾人陳述當前這場戰爭的重要情報。他詳細描述了敵軍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以及可能采取的戰術策略。每一個細節都仿佛曆曆在目,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戰爭的緊張氛圍。
緊接著,千夫長又將敵我雙方的位置和實力情況進行了全麵的對比分析。他用手指著地圖上的各個標記,一一指出我方的優勢與劣勢,並對敵軍的強項和弱點也做了深入剖析。然而,就在這時,千夫長突然話鋒一轉,鄭重其事地強調道:“我剛才所說的這些信息並不一定完全準確,這僅僅是基於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情報展開的一場論戰而已。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靈活應對。”說完這番話,千夫長再次環視全場,那堅定而嚴肅的眼神似乎在告訴每一名士兵,戰爭不是遊戲。
爾青第二次聽到“論戰”這兩個字,他不懂,隻能安靜的坐著,繼續等待。
一方是進攻方,他們代表匈奴,由二十人組成匈奴隊。
一方是防守方,他們代表阿蘭聯盟和不奴族,共二十人,每組十人。
然後就是爾青這群吃瓜群眾,一群中立方。
老頭宣布這次論戰正式開始,第一個回合是討論進攻,匈奴一方有一個小沙漏的時間思考,下一把他們怎麼進攻。
然後換防守方討論,如何防禦和反擊,同樣一個沙漏的時間。
如果發生交戰,中間桌子上有三位主持人會同時推動雙方要動用的兵力到地圖上。
這些兵力是很多,紅,黑,黃三色的小圓盤,上麵有數字,分彆是一百,一千,一萬。
這些木頭圓餅都放在三個大木盒子中,隻要一方討論出結果,就由一個人上前,告訴主持人多少人前進到哪裡。
這時三位主持人要同時搖動骰子,計算點數,又通過計算來判定雙方的損失和最後還可以動用的人數。
最有意思的是,還有一個人,在營帳的一角,每一輪會搖動骰子,大聲說出每一輪,現在的天氣情況,晴,陰,雨,這三種天氣在不斷轉換。
爾青悄悄的問一個身邊的中立方白馬少年,“這是誰想出來的?”
那少年側頭,低聲的回答道:“袁華大匠師。”
這是爾青今天第二次聽到這個大匠師的名字,聽說他已經離開了,去大漢尋找親人。
爾青又認真看了一會,這簡直太有意思了,他又問道:“這種推算,一次多久時間?多久進行一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