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曉駿組織讀書會的時候,王陽正在勾搭美國記者。
他的口音沒有孟曉駿標準,但在和美國記者講話時,話語隨意,一個個英語句子脫口而出,根本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
勾搭的過程中,電影借王陽之口,埋下本片第一個伏筆。
“我們都想去美國,所以我們對你們了解很深,但你們沒有真正了解我們。”
季父感歎道,“何止是當時,現在也是,現在美國還有很多人覺得華國就是貧窮落後的樣子呢。”
季秋月對王陽沒興趣,她隻想看成東青,想看成東青是怎麼一步步成長到後來的精英模樣。
彼時的成東青在乾什麼呢?
在讀書會上接受嘲笑。
他蹩腳的英語和有限的知識和精英孟曉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同學的哄笑聲中,成東青露出個不好意思的笑來。
孟曉駿沒有笑,他隻是平靜地指出成東青用的詞典太舊了,然後翻開自己的詞典,告訴成東青loe是什麼意思。
成東青,看孟曉駿的眼睛裡滿是崇拜,他想跟孟曉駿借詞典,卻發現詞典的封麵上寫著“孟曉駿之書,從不外借”。
這時候的成東青無疑是自卑的。
但與自卑相伴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改變的決心和意誌。
他橫掃燕京大學圖書館,在大學四年裡讀了800本書。
每天夜晚,當所有人學生都離開的時候,成東青依然借著蠟燭微小的光芒,如癡如醉地讀書。
季母忽然抬手擦了擦眼睛,“乖寶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
電影繼續播放,成東青在圖書館裡遇見了初戀女神。
青春好像與戀愛分不開關係,在成東青追求女神的時候,王陽也和美國記者成為了男女朋友。
而孟曉駿的眼裡隻有美國。
這時候的孟曉駿自信滿滿,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到的,征服美國不在話下。
影片節奏很好,情緒推高後立刻就會出現一個情節來降溫。
燕京大學的課堂上,老教師提起了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
孟曉駿和王陽聽不下去,與老師據理力爭後離開課堂,卻沒想到犯了眾怒,和其他學生打了起來。
成東青跳過桌子,把二人推出門,自己擋下了群情激憤的學生們。
已經跑出去幾步的孟曉駿和王陽毫不猶豫地轉身回去幫忙。
自那天起,他們仨成為了朋友。
後來成東青在追女神的時候染上肺炎,王陽來看他,給他帶了一本詞典——孟曉駿在準備托福,不能來看望成東青,但他把那本讓成東青羨慕過的字典送給了成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