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679章778刑部大牢
“那我們一起去還是分開,單獨向陛下求情?”
殷士譫開口說道。
“我看還是分開去,這樣即便第一次被陛下拒絕,我們還有機會繼續求情。”
魏廣德開口說道:“而且,昨日李公公挨了八十杖,就被關進大牢裡,我還想著和你們商量後,找郎中去大牢裡看看,上點藥。”
陳以勤點點頭,說道:“善貸說的有道理,我們得抓緊時間,一會兒我就去求見陛下,給李公公求情,你們就去大牢裡看人。
有兩位閣老出麵,就算求情不成,有你們的麵子,李公公在牢裡也不會受太大的罪。”
牢獄那個地方,最講究的就是犯人有沒有背景。
有背景有關係的,獄卒就不敢為難,還會好生伺候著,一是怕關押的時候把人得罪了,最後脫罪報複,二則是有人在外麵,照顧好了還能有點紅包福利。
畢竟人在裡麵關著,可人家伺候的好,你不得表示表示。
而對於那種死定的人,獄卒的態度可就不同了,彆說你在外麵是多大的官,進去了,就不會再把你當人看。
得罪皇帝,不死也要脫層皮。
所以魏廣德提起這茬,陳以勤就覺得此事不能再拖,時間長了擔心李芳受不了,死在牢裡。
要知道,內廷的廷杖很有講究,雖然陳矩在字條上說了,李芳還有口氣,沒有被當場打死,可背不住騰祥那幫人背後再使壞。
李芳也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基本上皇帝身邊說得上話的人都得罪了。
平白無故擋人家財路乾嘛?
官員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正義凜然,可一樣會暗中動手動腳,扒拉一些銀子,這已經是潛規則。
想以一己之力阻止這種行為,無疑於螳臂當車。
魏廣德自問,覺得乾不出來。
甚至有時候,他還得和光同塵,大家都放放心心的貪,不然容易被孤立。
就好比當初抄錄《永樂大典》,他就扣下一筆銀子。
他缺這個嗎?
不缺,可不得不拿。
就算是張居正,也是拿了這銀子的,而且張居正入仕時間比他還早,當初國子監的時候,和高拱也沒少拿潛規則的銀子。
比如那些想送人入國子監的,就算資格都齊了,國子監收予不收,還不是下麵負責考核的教諭一句話。
教諭怎麼點頭,就得看向國子監的孝敬。
第(1/3)頁
第(2/3)頁
而這個銀子,他一個人也吞不下,名單要報給張居正、高拱,少了銀子也辦不成事兒。
其中的任何環節要是有差,那就是壞了規矩,就會被周遭同僚排斥。
就當下的風氣已然成型,哪裡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這樣的官場環境,實際上到了後世依舊存在。
很多人以為明朝官員通過漂沒貪汙,都是自己把錢吞進自己口袋,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漂沒的銀子,實際上是在衙門的小金庫裡,然後按照規矩發給衙門裡的官員。
這樣,大家才會對此守口如瓶,因為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要是一個人得利,而其他人沒有,那你就是貪墨。
明朝也反**,反的其實就是吃獨食這些官兒。
還有對朝廷下方的銀子,官場上按照品級大小層層克扣,比如軍餉,比如救災銀子,後世也依然存在。
官場上的失敗者是誰?
就是不守規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