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沉默良久,一直在用眼神交流。
終於,朱銘決定降價:“一百貫。”
“還是太貴。”白崇彥搖頭。
朱銘仔細觀察對方表情,揣測白崇彥的真實想法。
他曾看過一個記載,宋代江南有位讀書人,平時不顯山露水,大災之年竟捐出十多萬貫救濟百姓。
宋代的大戶人家,應該很有錢才對啊。
白三公子咋就這麼吝嗇呢?
可站在白崇彥的角度,人家是真心在還價。
當初老白員外為了做縣主簿,耗資三千多貫打點關係,讓家裡的資產大大縮水,直到退休時才賺回本錢。
白崇彥是真想買那支筆,如果換成那位小白員外,直接就巧取豪奪了。
小白員外走的是豪強路子,隻要有好處,啥事兒都能乾出來。
老白員外卻在往士紳發展,士紳當然也做豪強之事,但相對而言更講規矩。
也可以說,士紳就是定規矩的人,他們渴望在鄉下建立秩序,並且掌握這套秩序的話語權。
白崇彥左思右想,再次還價:“四十貫如何?”
“九十貫,已經很便宜了。”朱銘說。
雙方討價還價,來來回回好幾分鐘。
朱銘感覺確實賣不動,隻能說:“那就六十貫吧。”
“一言為定!”
白崇彥生怕他們反悔,臉上還帶著喜色,似乎自己這次占了大便宜。
“但有條件。”朱銘說道。
白崇彥收起笑容:“閣下請講。”
朱銘伸出右手食指:“第一,我父子倆流落至此,想要在村裡安家。請三郎君賣出山地十畝、山林十畝,且必須靠近山中那處水潭。”
“可以。”白崇彥不假思索道。
水潭位置,已經遠離河岸了。
那裡的山地,種不出幾個糧食。那裡的山林,更是隻用來砍柴,或者砍些木材做家具。
附近遍地都是大山和樹林,隨時可以再去占有,無非沒挨著水潭價值更低而已。
朱銘又伸出一根手指:“第二,其中五畝地,請三郎君幫忙在縣衙過戶。”
白崇彥這次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若有所思的看著朱銘,笑問:“兩位想要本地戶籍,而且是主戶的戶籍?”
朱銘沒有回答,再次伸出一根手指:“第三,我若去考科舉,請三郎君幫忙作保!”
“果然,”白崇彥搖頭歎息道,“若非為了科舉,誰又願做隻有幾畝薄地的主戶?”
宋代的科舉門檻,比明代更加嚴格。
首先必須是主戶,即給朝廷上過稅。
其次有身份限製,出家人不行,賣藝賣身的不行,甚至連工商從業者都不行。
宋代的科舉資格審查,大概可以歸納為七條,朱銘已犯了其中三條:第一,籍非本土,假戶冒名;第二,祖上三代,犯罪情況不明;第三,曾經做過“商人”或“和尚”。
但規矩定下,就是用來違反的。
亂改戶籍的宋代考生特彆多,朝廷根本就懶得管,除非有人舉報鬨大了。
還有就是工商從業者,沿用唐代規定不許科舉。但實際操作起來,考科舉的工商子弟多了去,就連宋英宗都頒布詔書:“工商雜類,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
這份詔書,等於承認工商子弟能夠科舉做官。
啥叫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
能考上的就是,考不上的就不是!
白崇彥仔細思索片刻:“這樣吧,賣給你們的山地和山林,全都挑選沒有地契的。你們今後的身份,是從荊湘逃荒來的流民,本地開荒數年。那些山地,都是你們開墾出的荒地,官府依律給你們戶籍和田契。”
“如此,大善!”朱銘非常滿意。
宋代不但鼓勵兼並,還鼓勵百姓開荒,隻要把土地開墾出來,朝廷就給予戶籍和田契,甚至新開荒地還有賦稅減免。
看似是個良政,其實早就變形。
就拿京西南路來說,緊挨著首都開封所在的京西北路,按理說應該人口稠密、百姓富庶才對。實際情況卻是,地廣人稀,田野荒蕪!
有大片荒地,百姓卻不願開墾。
一是你開墾數年,好不容易耕熟了,能去官府登記領證了,突然就有豪強跳出來,說這明明是俺們家的地。就算豪強不出手,官府那裡也不好搞,田契很難拿到,收稅卻一個比一個積極,分分鐘讓你重新破產。又或者,你開墾出十畝地,等到交稅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要交二十畝稅。
如此種種,百姓更願湧進城裡打工,宋代的城市人口比例,甚至超過了明代、清代、民國和新中國初期——但由於農村人口不足,宋代的市鎮數量,遠不及後麵幾個朝代。
當然,京西南路的荒蕪凋敝,還有著更複雜的原因,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
朱銘和朱國祥父子倆,想通過“開荒”獲得戶籍,必須有人在縣衙疏通關係。這才是重中之重,人脈資源是關鍵,開不開荒反而還在其次。
白崇彥繼續說道:“科舉作保,俺可以答應。前提是,閣下須在村裡耕種一年以上,並且沒有任何作奸犯科之舉。否則的話,恕難從命。”
“這是當然。”朱銘表示理解。
白崇彥問道:“閣下有把握解送京城(中舉)?”
朱銘笑道:“總得試試。”
其實朱銘也不確定,隻是提前做好準備而已,今後是否科舉還要看具體情況。
有一個官身,乾啥事都更方便。
白崇彥畢竟是個讀書人,敲定了毛筆交易,就開始討論學問:“既欲科舉,閣下治何大經?”
“周易。”朱銘答道。
白崇彥對《易經》研究不深,於是轉而考校兼經:“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何義也?”
朱銘都不用在腦子裡搜索信息,因為這兩句太簡單了,當即回答:“為人臣者,當以正君為急(皇帝不修仁義,臣子應當糾正)。”
白崇彥又問:“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何義也?”
朱銘說:“君子小人,誌趣不同,公私而已。”
“公私而已?”
白崇彥猛然正色,仔細品味此義,隨即起身作揖:“多謝閣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