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_抗日之晉北小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3章(1 / 2)

第683章

第683章

金鵄勳章,功一級最高,功七級最低,授予的規格非常嚴格。而五級勳章是“兵”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這一般都是拿去授予尉官的,沒想到今日就要授予給一個劣等兵。

每一枚金鵄勳章都代表著天皇的信任、都蘊含著天皇的意誌,隻要能擁有一枚就是日本人的莫大榮幸。

既然小柴司令親口說了,那這枚勳章就肯定有了。

小柴見此,便放心了。

“要讓他們知道,即使是守在據點之內也能立功,千萬不能再隨便主動出擊了。”小柴俊男嚴肅地告誡道,聽得衝晴彥連連點頭。

“唉……”

小柴看沒什麼好說了,就準備乘車去大同。

他的防區太大了,能守住就堪稱奇跡。他或許能憑借這一次戰鬥向師團長尋求更多的士兵,不然無法完成師團長交代的任務。

他做過十年研究員、觀察員,所謂“領導”他了解得清清楚楚,看問題早就不像從前那個毛頭小夥一樣幼稚。

不是能力強就能管理更多人,而是管理更多人才能當更大的官!

這不管是在軍隊裡還是在財團裡都一樣,貴族老爺們的想法他小柴俊男非常清楚。

能力強的,都是去當參謀、去出謀劃策。

但小柴俊男連陸大都沒讀過,也過了這個年齡,自然不可能成為那權勢極大、炙手可熱的參謀,隻好另辟蹊徑讓自己擁有更多士兵,以便攫取更大的戰功。

小柴俊男沒花太多時間,就找到了正在懷仁縣宿營的26師團部。

師團主力退兵沒多久,大多數主力還停留在桑乾河一帶,沿河紮營,營盤連接在一起至少橫跨數公裡之遠。

此次入侵應縣與八路軍南山根據地,26師團加上蒙古軍隊的傷亡超過一千多人,不論是土匪軍還是八路軍,其戰鬥力都有些超乎黑田重德的想象。

他有些理解為何前任師團長後宮淳不想南下擴張的原因了。

以前後宮淳隻是羈縻喬日成,把應縣變成“羈縻州”,將其化為26師團南方的屏障,讓喬日成自己處理應縣的民族問題和經濟問題。

隻需要按時上交賦稅和鴉片稅即可。

可此戰沒能真正擊斃喬日成這個主犯,反而讓他逃了!而最近的情報顯示:喬日成已經在收攏殘部,初步預計對方已經聚集了千人之眾,很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

喬日成一天不死,應縣上百個村莊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為帝國種植鴉片和糧食,隻怪喬日成在應縣影響力太大,根深蒂固。

好消息是喬日成沒有投靠八路軍。

壞消息是八路軍沒有再敵視喬日成,而是放任其回到應縣與帝國作對。

黑田重德亟需一個能幫助自己穩固南方防線的將才。

南方不穩,他就抽不出精力去對付西邊的延安方麵和傅作義的國.共聯軍

“果真如此?”

但他看到小柴俊男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這個人選,但小柴俊男此次並非是來報喜的。

“是的,八路軍正在研究我們的堡壘戰術,我建造的據點擋不住他們的猛攻,僅一天時間就被攻陷,230名守軍幾乎全部陣亡,僅有一人受天皇保佑受重傷還能活下來。”

小柴俊男語氣平靜,沒有太多的激昂和憤怒。

“攻方傷亡是多少?”

“師團長閣下,大約也是200多人。”小柴俊男暗暗一笑,稍微虛報了一些數字,一會送過來的戰報上也將是這個戰果。

黑田重德盯著他好一會,卻是露出了微笑,說:“那不是挺好嗎?小柴君?這230人的守軍應該包括保安軍吧?”

“是的。”

“那這就是一場大勝!因為你殺傷的絕對是敵軍的主力!”

這時正好戰報送了過來,黑田重德打開文件詳細查看。

他也是從一個基層少尉開始做起,稍一推演就知道戰報應該沒什麼水分。他不禁讚歎道:“太好了,我們隻用一個小隊的士兵,就成功牽製住敵人數百人的主力軍!這絕對是很成功的堡壘戰,若是八路軍總是這樣與我們對抗該多好?”

“師團長,機會這不是就有麼?隻要我們聯合附近部隊對八路軍展開戰略級封鎖,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忍受不住貧窮而主動進攻了!”小柴俊男眼裡閃爍著精光,隻是黑田背對著他,看不到他眼裡的小心思罷了。

此時野原雅彥也回到了指揮部,一眼就看到了這個老朋友。

兩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野原雅彥順著小柴的話問道:“封鎖?八路軍缺什麼?”

“是啊,他們會缺什麼?還需要我們聯合其他軍?”

一聽到聯合,黑田重德就有些反感,他實在不願意去跟太原駐軍或是保定駐軍有太多交集。

“他們什麼都缺,尤其是生活用品,如今的他們隻能靠偷運來解決需求。”

“真的是這樣嗎?”黑田看向一邊的野原雅彥,向他投去了疑惑的眼光。

他是幕府大名貴族的後代,實在沒體驗過農民般的窮苦生活,也從來沒有對生產資料或糧食的切身需求。

“嗯。”野原點了點頭。

“這樣嗎?那你需要什麼?”

“更多的士兵!如此我才能建立更長的封鎖線和更堅固的據點!”

“哦?”

黑田重德立刻反應過來,小柴是找他要兵權。


最新小说: 大明:我靠摸屍殺人,締造東方日不落 重生後,攝政王追妻火葬場 網遊之混沌災難 柔情人生 紅樓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饕餮崽崽被拋棄?全侯府追著投喂 神帝劫 學霸穿成惡雌後,全獸世瘋狂淪陷 我在美食副本篡位當BOSS囤貨 大乾暴君:諦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