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的報紙,篇幅並不大,約莫就是四張a4紙的大小。
不像現代的報紙,橫著寬豎著窄,折疊起來。
北宋的小報,基本都是豎著寬,橫著窄,人們買了報都喜歡卷成畫軸似的拿著。
而且,印刷也都是從右往左,豎著印刷的。
一則消息分成一個小塊兒,並且有的還會配上簡單的插圖。
內容倒是和之前原身所知道的差不多,一部分是抄朝廷邸報上的時政內容,某地的祥瑞或者災情,還有各級官員的任免、升遷、差除,以及官家的詔令和台諫,大臣們的奏議等時事之類的。
另外的,就都是市井之中的各種奇聞軼事,和朝廷各個部寺裡麵的傳聞。
甚至,還有宮廷裡的消息八卦。
楊蔓娘就看到《李氏小報》的頭條上,就報道了官家前日午飯後,微服出宮去了桑家瓦子裡消遣,不光看了象棚裡的女子相撲比賽,還在蓮花棚看了齊雲社的花式蹴鞠表演。
可見小報的時效性。
十七份報紙總體來說,內容大同小異,隻是風格上各有偏向。
比如《小報》和《新聞》還有《向家小報》,風格都比較正統高冷一些,對於很多露骨的市井八卦內容,都是暗示居多,並不多做評價。
而《李氏小報》和《孫家小報》一類的,則更多的偏向娛樂,尤其是《李氏小報》,頗有一點娛樂至死的的感覺,上麵一大半的篇幅,都是出牆扒灰偷情一類的報道,比如其中一篇就是“大理寺某官員深夜鬼鬼祟祟爬牆幽會某婦人,被其夫放狗攆至麵如土色”。
甚至,《李氏小報》還會展開說說,大膽的附上細節,仿佛撰稿人身臨其境看到的一般。
其用詞之大膽辛辣,一點兒都不像含蓄的古人,看的楊蔓娘這個現代人都有點不好意思。
所有小報上都並沒有付費廣告,也沒有連載的小說。
楊蔓娘翻了一圈兒下來。
反倒是對自己昨日的賺錢想法,越發的有信心起來。
不過。
保險起見。
在開始動筆寫小說之前,還需要考察一下市場。
下了工的楊蔓娘。
打發了前來等自己的老二楊士林先回家。
楊蔓娘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
一旦決定了做一件事,從來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的困難。
獨自一人來到了上午去買報紙的潘樓南街。
她並沒有急著去買筆墨紙硯,而是先去了附近的書店,翻看時下流行的各種話本兒小說,人物傳記,看看這個年代的同行們,都寫的什麼,順便了解一下市場上各類話本小說的文風和遣詞造句。
雖然,她這樣隻看不買的行為。
會吃店主的白眼兒,不過沒法子,她確實很窮沒錢買,隻能裝看不見。
基本上,之後的七八天的時間。
她都每日下了工之後都不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