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女嬰被遺棄於深山之中。她的啼哭聲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是對命運不公的呐喊。幸運的是,幾位隱居深山的中醫道長恰好路過,他們心生憐憫,決定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並為她取名瀾寶。
瀾寶在山上的道觀裡漸漸長大。幾位道長醫術精湛,各有所長,他們將畢生所學的中醫本領傾囊相授。瀾寶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在山中的歲月裡,她熟讀各種醫書典籍,認識了無數種草藥,掌握了針灸、推拿、正骨等中醫技法,還學會了如何依據四季變化和人體脈象調配中藥方劑。
時光匆匆,瀾寶出落得亭亭玉立,她不僅擁有美麗的容貌,更有一顆善良濟世的心。這一年,世間突遭天災,洪水肆虐,疫病橫行。瀾寶的師傅們決定帶著她下山,用所學醫術拯救蒼生。
師徒們一路前行,所到之處儘是一片淒慘景象。他們在一個受災嚴重的小鎮紮下營帳,開始為災民們診治。瀾寶運用所學,仔細地為每一位病人把脈,觀察他們的症狀,然後對症下藥。
一天,瀾寶正在營帳中忙碌,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她抬起頭,隻見一位麵容英俊的男子站在麵前,眼神中滿是驚喜與激動。瀾寶心中一動,腦海中閃過一些兒時的模糊記憶。男子激動地說道:“瀾寶,你還記得我嗎?我是軒哥哥,我們小時候曾一起在山中玩耍。”瀾寶的眼眶漸漸濕潤,兒時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來。
原來,軒哥哥小時候也生活在山中,與瀾寶兩小無猜。後來,軒哥哥的家人尋來,將他帶下山去。如今,天災降臨,軒哥哥心懷大義,毅然投身到救助災民的隊伍中來,不想在此與瀾寶重逢。
自那以後,軒哥哥便留在了瀾寶身邊,與她一起救助世人。他們配合默契,瀾寶負責診斷病情、開方配藥,軒哥哥則幫忙熬藥、照顧病人。
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老者。老者已昏迷不醒,氣息奄奄,臉色蠟黃如陳舊的紙張,身體消瘦得仿佛隻剩下皮包骨頭,四肢更是冰冷如鐵。瀾寶仔細診斷後,發現老者體內濕氣過重,仿若陰霾籠罩的沼澤,且受疫病侵襲,臟腑功能紊亂,好似失序的朝堂,正氣衰敗而邪氣猖獗。她決定采用中藥療法為老者治療。
瀾寶先讓軒哥哥去尋找幾味草藥:茯苓、白術、澤瀉、豬苓、桂枝。她一邊整理藥櫃,一邊向軒哥哥解釋著各味草藥的特性與功效:“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滲濕,如同疏通被堵塞的河道,又能健脾寧心,為後續的調理打下根基;白術呢,性溫味苦甘,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就像是給虛弱的脾胃注入活力,增強運化之功,驅散體內濕邪;澤瀉性寒,味甘淡,專長於利水滲濕,泄熱,可將體內多餘的濕熱從小便導出;豬苓,味甘淡,性平,專攻利水滲濕,它能協助其他幾味藥,讓水濕之邪無處遁形;桂枝性溫,味辛甘,能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宛如春日暖陽,驅散陰霾,恢複身體的陽氣運行,使水液得以正常代謝。此五藥相互配伍,形成五苓散這一良方,可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恢複臟腑功能。”
軒哥哥迅速在周邊尋找,他穿梭於山林草叢之間,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生長草藥的角落。不久,便帶著所需草藥歸來,每一株草藥都鮮嫩而完整,仿佛帶著治愈的希望。
瀾寶將草藥洗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始以小火慢慢熬製。她守在鍋旁,眼睛專注地盯著鍋中翻滾的草藥,仿佛能透過那升騰的水汽看到老者康複的模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藥香漸漸彌漫開來,那濃鬱而獨特的味道充滿了整個營帳,似乎在訴說著古老中醫的神奇。
藥熬好後,瀾寶親自將藥汁濾出,待溫度適宜,便端到老者床前,輕輕扶起老者,用小勺舀起藥汁,緩緩喂老者服下。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老者的病情逐漸好轉。他先是手指微微顫動,如同春回大地時破土而出的新芽,接著麵色開始有了些許紅潤,好似天邊泛起的一抹朝霞,氣息也漸漸平穩有力。終於,老者緩緩睜開眼睛,看到瀾寶和軒哥哥,滿是感激之情,渾濁的眼中閃爍著淚花,嘴唇顫抖著想要說些感謝的話,卻又被激動的情緒哽住了喉嚨。
瀾寶先讓軒哥哥去尋找幾味草藥:茯苓、白術、澤瀉、豬苓、桂枝。這些草藥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的功效,能夠有效去除老者體內的濕氣。軒哥哥迅速在周邊尋找,不久便帶著草藥歸來。
瀾寶將草藥洗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始熬製。她一邊熬藥,一邊向軒哥哥解釋:“此方劑乃是五苓散,是治療此類病症的良方。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白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澤瀉可利水滲濕,泄熱;豬苓專攻利水滲濕;桂枝則能溫通經脈,助陽化氣。五味草藥相互配伍,可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恢複臟腑功能。”
藥熬好後,瀾寶親自喂老者服下。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老者的病情逐漸好轉。他緩緩睜開眼睛,看到瀾寶和軒哥哥,滿是感激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