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董仲穎。”
劉牧隨手將平原的軍報丟在一旁,沉聲道:“從涼州,京畿,再到青州,還真是雄心不減。”
“陛下。”
賈詡進言道:“臣以為,可以直接秘傳劉備撤離,青州士人未必會輔佐董仲穎,以其性格,說不準會殺一個血流成河,反倒不需要那麼麻煩。”
“不。”
“你錯了。”
劉牧抬頭道:“劉備,董仲穎,袁本初,都是青州士族可以選擇的雄主,現在隻是押注而已,隻有通過戰爭得勝之人,才能得到三州劉姓,以及青州士族的鼎力支持,朕猜六月之前必分勝負,且勝者是劉備。”
“臣愚魯。”
賈詡作揖苦笑道。
“文和。”
劉牧翻閱著並州軍報,下令道:“擬寫鎮戍令,遣張遼去並州輔佐沮授殲敵,調徐榮回來執掌介士營,呂布暫領神武營,王戎領並州狼騎!”
“諾。”
賈詡渾身陡然一震。
張遼去並州輔佐沮授作戰?
恐怕,這並非是輔佐,而是將其抬上獨自領軍的路,如曹操般以鎮戍一方為重任。
不然,逢戰便從鎮國府四司,以及兵部調人為帥,顯得鎮戍之將,竟無人能統籌一方戰事。
“對了。”
劉牧沉聲道:“再傳幽州,調鄒靖入幽州武騎,協助公孫瓚處理軍務。”
“陛下。”
“可要思量?”
賈詡勸諫道:“時逢博弈,如此調將,恐有不妥。”
“文和。”
“調將,本就是冒險。”
劉牧輕叩桌案,沉聲道:“朕需要有人坐鎮在外,更需要擅長練兵之人,來推廣陷陣軍的練兵布陣之法,張遼是如今最好的選擇,而呂布,公孫瓚有大功在身不能隻做一個北府中郎將,文遠壓不住,你明白了嗎?”
“諾。”
賈詡恭敬道。
劉牧調將。
以培養統帥為重。
高順,張遼,徐榮等人皆有才能。
可想要能領軍,又擅長練兵之法者不多。
隻能讓張遼借並州兵事攢功,來承接北府軍重擔,所以隻能調呂布,公孫瓚進入王師領軍。
六部院,議事之地。
顧雍,衛覬,羊衜,荀彧等人正襟危坐。
劉牧置公文於案,沉聲道:“新政推行漸顯成效,今年各方戰事頻發,去年的賦稅,以及各州捐贈頗豐,可見戶部功不可沒。”
“皆因陛下聖明。”
“州郡之民,聞政而行。”
羊衜不敢居功,謙遜恭維道。
劉牧目光落下,沉聲道:“朕剛從鎮國府出來,並州要打,雍州要徹底握在手中,羊衜擢戶部尚書,荀彧擢入中樞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