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之戰,並州之戰的軍報,同時傳入洛陽大業宮。
天祿閣中。
劉牧翻看著中樞尉呈遞的公文。
賈詡恭敬道:“此次隴西大捷,陳君侯已經發兵南下,抵進益州邊地;荀公達調兵入漢陽,準備徹底圍剿趙韙與南中義從主力。”
“陳槐算是學出來了。”
劉牧問道:“公達掌機要司,轄軍功諸事,他是何意?”
“請封鄉侯。”
賈詡恭敬道:“捷報中明言,隴西一戰皆是陳君侯布軍伐敵,並製定圍捕之策,臣附議捷報所表!”
“啪嗒。”
劉牧合上公文,眸子落在眾人身上,淡淡道:“定疆朝貢之章程,朕已經看完了,你們的疆域定的不足!”
“不足?”
荀彧,顧雍,田豐,賈詡四人臉色微變。
“大漢之疆。”
“內為核心之州,外為實控之疆。”
“再外,便是你們公文所言的朝貢製度,但這不夠。”
“大漢開海運,自然需要礁島駐兵,為艦船停駐,並護航。”
“朕這一朝,東至邪馬台;南至永昌,林邑;北至北海;西至蔥嶺,以及西域三十六國,便是兵事所止之地。”
“這些皆為大漢的實控疆域,除國設州郡而治。”
劉牧將公文遞給荀彧,沉聲道:“輿圖繪製,兵事之事在鎮國府,你所提之政從雍州開始,增設率善三衛,施政各部族,為陰平氐族恩賜,先擬公文呈遞門下議政。”
“諾。”
荀彧起身作揖恭拜道。
“典韋。”
“宣禮部尚書劉洪入宮。”
劉牧從賈詡手中接過捷報,目光落在井陘防線之戰的闡述。
“陛下。”
賈詡恭敬道:“龍驤行至井陘防線之際,戰爭已經結束,張楊統率複土散騎奔赴太行腹地,以駐守東土門關為重。”
“東土門關?”
劉牧瞥了眼輿圖,沉聲道:“軍諮司怎麼推演冀州兵事?”
“圍魏救趙。”
“禍延北疆幽並兩州。”
賈詡恭敬道:“臣等皆以為張楊紮入冀州地界,必定令袁紹為之不安,他可能屯兵常山,並為易縣增兵,使幽州戍邊軍南下,解開幽州對外的威懾,借機造成禍及邊疆之事,瓦解北府軍,危及並州。”
“哦?”
田豐不由問道:“某不議兵事,不過袁本初經曆並州之亂,還敢溝通邦野用兵嗎?”
“元皓。”
“目的不同,看待用兵的方法不同。”
賈詡淡笑道:“於袁紹而言,他能調兵烏桓,鮮卑,驅使為卒,與陛下調動匈奴,氐族沒什麼區彆,都是禦其族為兵,攻伐自身之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