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覦。”
劉牧思忖道:“朕登基執政,還未有州官提拔為一郡,或者一州主官,可對?”
“是。”
一旁的衛覬恭敬道。
劉牧抬眸安排道:“孝遠,你整合二人過往,以及執政之後的所有功績,一並發往吏部審查!”
“諾。”
駱俊恭敬道。
“早些回去吧!”
劉牧拂袖笑了笑。
六部二十四司還未充裕。
駱俊作為陳國舊臣,自然可委以重任。
或者說,這是他為接替劉洪,所欽定的未來禮部尚書。
一日後。
劉牧從陽夏啟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大漢沉沒的曆史,終究是扭轉到了另外一個方向。
中興。
中興。
大漢萬年,大漢萬勝。
劉牧於苦縣之南,以太牢之禮祭祀。
苦縣令,苦縣的百姓,乃至衛覬,許褚,典韋都以為他在祭祀道家之聖老子。
“朕持大漢天子之身。”
“今日,以太牢之禮而祭。”
“相隔歲月,願你們飲酒歸鄉。”
劉牧於郊野灑下烈酒,呢喃自語。
他對劉宏有言:大漢有劉牧,當興萬世。
可沒有劉牧的歲月中,大漢崩塌,群雄逐鹿,司馬竊國,使諸夏陸沉。
那個歲月血染青山,屍骨積如海,異族的鐵蹄,踏破諸夏,屠殺大漢子民。
苦縣的數十萬百姓,被羯胡蠻夷視為牛羊,大火烹食,漫漫山野遍地鬼火,山河為之嗚咽,生靈為之垂淚。
故,劉牧所祭並非是聖人,而是祭祀隔著歲月的大漢百姓。
“陛下。”
典韋抬眸而望。
這種孤寂之感,他在蕭關之戰後的長安所見證過。
“陛下。”
“大漢的天子。”
苦縣百姓的人群中,大喬,小喬踮腳望著祭祀地。
她們從陳留逃出來,原本是準備前往陳縣,恰逢介士營駐軍,從而與百餘人的陳留百姓逃入苦縣落腳。
還沒等喘一口氣,苦縣便被王卒尉禁嚴。
直至今日參與太牢祭祀,才明白大漢天子親至……
“姐姐。”
小喬臉色蒼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