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令朝中所有人為之不解,卻又無可奈何。
“孝遠。”
朝議結束,劉洪走入六部院。
“尚書。”
駱俊尊敬道。
劉洪搖了搖頭,說道:“從今日開始,某便不是禮部的尚書了,以後禮部由你統轄,莫要負了陛下信任。”
“諾。”
駱俊欲言又止。
滿朝文武,皆清楚他未來要承接禮部。
可這一天來的太早,讓他有些惶恐不安,恐不能承受重任。
“某老了。”
“跟不上滿朝同僚的思緒。”
劉洪提著衣袍,淡淡道:“但某知道一件事,那便是三韓自古就是諸夏之土!”
“嗯?”
駱俊一時愣住了。
三韓?這是在說漢四郡之事嗎?
“孝遠。”
劉洪從書架上抽出一份公文遞過去,沉聲道:“商周之戰,周統禦諸夏之後,帝辛的叔父箕子被封賜於三韓之地,史稱殷氏箕子王朝,前漢之時殷氏箕子王朝被燕國人衛滿所滅,其中多有一些內情,你可察之,並與三韓之王進行交涉!”
“諾。”
駱俊持公文而恭拜。
箕子王朝,衛滿王朝,辰韓。
這些勢力,在前漢多有互伐,並且在大漢的乾涉下,才形成三韓格局。
然,馬韓,辰韓,弁韓,雖然名義上分裂,實際是內部多有牽連,三國之王儘出辰韓,並共尊辰王。
而恰恰辰王,與諸夏多有聯係。
大漢紀史,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馬韓割東界地與之。
翌日。
禮部,典客司內。
駱俊,迎來北監邦使董昭。
“駱侍郎。”
董昭放下公文,作揖拜道。
“董監邦。”
駱俊還禮,笑道:“今日來的這麼早?”
“哎。”
董昭歎了口氣,說道:“三韓內部複雜,某承重擔,焉敢遷延政事,聞侍郎主禮部之事,便過來對一對!”
“嗯。”
駱俊點了點頭。
董昭沉聲道:“三韓內部在進行變革,若非是北府軍在遼東的戰事,恐怕高句麗便要侵入三韓之土,然其內部已經有了立國統合之事!”
駱俊笑道:“所謂的百濟,新羅嗎?”
“是。”
董昭頷首道:“如今,他們名義上還是三韓,共尊辰王,實則早已自立,並去除三韓之名,改稱新羅,百濟,還有一國吞弁韓,名號伽倻,如今百濟已經算得上一方獨大,將新羅,伽倻排擠在邊陲之地!”
“某省得!”
駱俊神情沒有一絲變化。
監州尉右司直對外的密報,通禮部,鎮國府。
三韓之變,他早就有過觀閱,尤其是伽倻,還是一個多國所組成的盟國,難以想象彈丸之地分三國,還有一國為諸國之盟。
這要算下來,伽倻聯盟,難道是一個村落便為一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