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令既下。
三千軍卒持矛列陣。
有將卒備下弓弩,箭囊,準備對戰涇縣賊匪。
“殺。”
祖郎持矛向前一指。
孫堅父子,與他們這些強宗驍帥有血仇。
他們是活不下去入山為匪類,而不是真的想要尋死。
因為,這些年荊揚的天災人禍,使無數百姓被迫遁入山中為匪,待王師收複兩州之後,隻需要俯首投降,便可歸於鄉野落戶均田。
可若是真的附逆孫堅父子,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所以,他們寧死,亦要效仿關羽,在荊揚打出不屈叛逆之戰,為未來贏得一份生機。
“備弓。”
“引箭。”
左側丘陵之上,費棧禦馬揚刀。
下一瞬鼓聲擂動,兩側箭矢如河,於山道上空交錯,伴隨著火星向山道下方墜落而去。
然而,涇縣大軍手中多為獵弓。
不僅數量不足,且弓力極弱,不足以對三千軍產生什麼傷害。
“殺。”
見狀,祖郎仗矛禦馬。
領著百餘騎卒,率先朝孫策殺了過去。
這些人都是他與費棧麾下最為驍勇之人,且都配備了皮甲,是最為精銳之人,隻希望能遏製住孫策的鋒芒。
之後,僅需以人數磨滅三千軍,便可取得勝利。
“鏗。”
長矛銳利,破空而至。
孫策瞳孔緊縮,偏頭避開鋒芒。
不顧縱馬躍過的祖郎,揮舞霸王戟抽在一個涇縣騎卒的身上。
戟鋒承載的恐怖巨力,直接將其擊飛戰馬,砸的胸腔塌陷,鮮血從口中汩汩而湧。
“黃口小兒。”
祖郎斬落兩個大都督府軍卒。
彆馬回轉,再度持矛朝著孫策殺了上去。
兩軍交戰,各有弱勢。
一方是人多勢弱的草寇,一方是人少勢強的精兵猛卒,想要取得勝利,自是以斬將為先。
所以,祖郎不懼死,縱敗亡亦有費棧可以留下統禦兵馬,對三千軍完成絞殺。
“轟隆。”
“轟隆。”
漫山遍野,毫無陣型的涇縣大軍從四麵八方衝擊而下。
猶如浪潮一般,轟然拍在山道,擊濺起一片血紅色的潮水。
鋒矛,利劍與木矛,鋤頭等物碰撞,大都督府三千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悍勇之力,似猛虎入羊群般,斬殺著涇縣大軍。
兩軍的差距,於此刻彰顯無遺。
哪怕涇縣大軍人多勢眾,一時都難以衝散大都督府三千軍。
然而,蟻多咬死象,遑論一群被逼上絕路的江東百姓,儘皆目光赤紅,帶著瘋狂之色,吞沒大都督府軍卒。
祖郎與孫策的交鋒被阻。
悍勇無畏的人海,一浪又一浪的湧向孫策。
金光璀璨的霸王戟,錦袍良甲,讓不少涇縣軍卒眼中流露出恨意。
他們衣裳襤褸,求活而不得。
可是,被供養的大漢叛逆,卻錦衣華服,身體驍健。
故而,對荊揚士族,郡望之恨,對孫堅父子的恨,在戰爭開啟那一刹,複仇的恨意之火熊熊燃燒,徹底吞沒他們的理智。
這一刻,祖郎沉默了。
立於丘陵之上的費棧亦是如此。
直至此時,他們方才明白。
這場戰爭不受他們的控製,反擊孫氏與兩州士族的浪潮一旦掀起,將難以被摁下。
“鏗。”
戰場最中心。
孫策滿臉血汙,眼前是無窮儘的人潮。
生死之間,根本顧不及敵我,直麵湧來的人他都來不及揮戟,隻能抽出腰間的佩劍揮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