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議。”
殿中,荀彧,衛覬,羊衜等人起身附和。
如今,大漢治司,雍,並,涼,幽,冀,青,徐,兗,豫,夷,檀,武,營,瀛,荊,揚,益,交,共十九州。
南地的戰事,還未徹底停止。
但,營州的分化勢在必行,不能使一州獨大。
“當得。”
劉牧翻看著呈遞的奏章,沉聲道“爾等先定下章程送入門下議政!”
“諾。”
眾臣卿躬身大拜道。
劉牧掃過朝堂,蹙眉道“田卿行至何處了?”
“從瀛州歸。”
“已經前往肅州了。”
滿寵起身恭敬道“臣等勸諫其歸朝,然田令君言,縱是新設之州,亦是大漢疆域,臣子代天巡疆,焉能言苦,故無能勸其歸朝!”
“讓他去吧。”
劉牧合上奏章,輕叩著桌案道“工部,你們所行之事可有異?”
“無異。”
衛覬恭敬道。
劉牧眉頭微蹙,沉聲道“朕問的是度量衡,是火藥,還有蒸汽機,可發生什麼變化,或研發停滯不前。”
“臣不敢欺瞞!”
衛覬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篤定道。
“那便好。”
劉牧思忖道“滿卿,傳各處監州,察天下異事。”
“臣遵詔。”
滿寵作揖恭拜道。
“荀卿。”
劉牧安排道“你與六部合議安民之詔,擇日送入諫議尉審詔!”
“臣遵詔。”
荀彧起身恭敬道。
“諸卿。”
“今日之事暫且如此。”
劉牧揉了揉眉心,沉聲道“這幾日,朕要處理羈押的國事,待理順朝政再宣廷議,另外李卿留下。”
“陛下萬年。”
“大漢萬年。”
眾臣卿,神情異常,儘皆欲言又止的退出千秋萬歲殿。
他們心中有諸多疑惑,可宗老劉洪不言,李意更是閉口不談,又不能問劉牧,隻希望來日有天子之詔發入各府解惑。
劉牧望著殿中的李意,詢問道“可知中興四劍去了何處?”
“陛下。”
李意不假思索道“臣與元卓先生推演,中興劍攜列宗之運入了大漢四疆大地,而使赤霄開天引氣之時,穩固天下山河!”
“如此?”
劉牧思忖道“赤霄,入了大業?”
“是。”
李意望向帝陛,欲言又止。
劉牧摩挲了一下大椅,沉聲道“朕明白了。”
“陛下。”
李意起身行於殿中,恭拜道“那一日,猼訑馱日銜月撞入天地,雖然被擊了回去,但天地有變,恐有異常之人降臨,以平天地失衡之事!”
“諸夏爭運。”
“外邦爭信仰。”
劉牧眸子開闔之間,迸敕出滔天戾氣,漠然道“朕不在乎來多少人,更不在乎會死多少外邦野神,隻求大漢萬年。”
“臣謹記。”
李意雙手敞開,再合大拜。
“且去吧!”
“朕需要理一理思緒。”
劉牧擺了擺手,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按照他的想法,開天引氣,天地必然有變。
且異常之事與工業發展相悖,有興,則有衰。
可是,工部並無異常,讓他思緒有些離亂,更得重新考慮大漢的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