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回去後,黃默與自己的謀臣們商量了一段時間後,他也解散眾人,自己回後宅休息去了。
在幾人通力協作下,武平郡王府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基本掌握了武平郡的情況,財政軍政都掌握在手中,並且與州使崔越見過麵後,得知他任用了尹玉都這種被貶的有才之人,對黃默的評價也很高,給他又推薦了一些人才。
到了四月份時,馮唐不遠萬裡,長途跋涉來到了武平郡,看著他身上衣衫襤褸,胡子拉碴的樣子,黃默感動不已,不僅力勸其與陳氏再結連理,還給予其武平郡守一職,雖然沒獲得朝廷認可,但都安也對其禮敬有加不甘怠慢。
五月份,晉州爆發叛亂,亂軍四處劫掠州府縣衙,晉州州使與瑉州州使以平亂的名義大肆招兵買馬,收編土匪暴民,實力倍增。
六月初,朝廷調動四萬京師宿衛前往平叛,同時命薊州州使崔越與武平郡王黃默,定濟郡王黃刻協同平叛,叛亂雖然順利平定,但是晉瑉二州州使私下聯絡,在大軍回軍途中遭遇埋伏,幸好黃默謀臣劉幡提前覺察不對,建議分兵前往,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無奈之下,定濟郡的軍隊與損失近半的宿衛一同返回了武平郡,據綿山以固守。
七月初,定濟郡郡守發來急報,晉州叛軍正在急攻城池,朝廷援軍久久不至,希望武平郡王率兵相救。
十日後,黃默與崔越認為時局混亂,朝廷詔令不通,以武平郡王黃默為總首,統領整個薊州事務,邊軍與郡衛都歸武平郡王府管轄。
七月底,將能夠調動的大軍整備完畢後,於是黃默令都安與韓慶率軍救援定濟郡,劉幡與許嘉為謀臣協助處理軍務,大軍三萬分兩路,韓慶一路做出進攻晉陽的架勢,都安一路快馬馳援定濟。
未曾想到韓慶一路正好碰上了準備偷襲薊州的晉州軍隊,雙方大戰三日,幸虧韓慶治軍有方,劉幡頗具謀略,才以少勝多,與其形成對峙局麵。
另一路都安率領下成功奇襲定濟城下瑉州軍營,裡應外合之下擊破瑉州軍,並打通了定濟與薊州的通道,沿路諸縣紛紛歸降。
尹玉都派遣援軍趕到後,晉州軍隊眼見無望也撤退回了晉州,薊州之危遂解。
定濟之圍解除後,黃默這才得知司州剩下的宿衛分化成兩派,一派是保皇派,人數隻有一萬人,另一派是李氏多年拉攏下的三萬多人,他們聯合早已準備好的三川之軍裡應外合包圍了京城。
由於被李氏拉攏的三萬多人其實大多數是為了擁立太子,讓黃轅下位,在黃翎手下董獻的操縱下又與三川軍隊發生衝突,一場混戰過後,除了中謀縣的一萬宿衛勢力尚存外,其餘幾方兵力都損失慘重。
就在黃翎認為可以調動城中一萬宿衛出擊時,治南郡王黃昀麾下的四萬人突然殺到,將京城局勢掌控其中,李氏一派的總代理人李冼被殺,三川軍隊作鳥獸散,宿衛被黃昀收編,中謀縣令李乘與宿衛也都投靠了黃昀。
黃翎萬萬沒想到黃昀才是最終贏家,當黃昀告訴他自己其實知道當年在巡視時,黃翎給自己下的毒,以及他的夫人為了讓自己喝下甘願陪喝的事情,讓黃翎大驚失色,正在這時,皇帝黃轅在憂鬱之下病逝,黃翎夫人也在第二天去世。
正當他陷入巨大痛苦之中時,侍中任駿竟然打開城門放黃昀軍隊進城,大概是想明白之後,黃翎給黃默留下一份遺書,將事情大概寫在上麵後,讓自己心腹龐佩與董獻喬裝出城,帶著信件來到了定濟郡。
八月中旬,黃昀宣告天下,原太子黃翎勾結赤毛族,連結有異心的平川王陰謀篡位,幸而有父皇慧眼如炬,提前與自己道出虛實,提前布置好一切,並且留下聖旨,由黃昀繼承皇位。
現在黃翎畏罪自儘於東宮,國不可一日無君,黃昀將於八月二十三日登基,並下詔讓諸位皇子回歸朝廷,重新冊封。
當黃默看著黃翎的遺書與黃昀的所謂“詔書”後,立時有了決斷,在與眾人商議後,決定聯絡諸位皇室兄弟與有識之士,共同討伐黃昀。
九月底,黃昀以七皇子母妃相逼,令黃倜回歸京城,通過威逼利誘讓黃倜交出浮州的兵權,同時也安撫南方各路觀望藩鎮,令他們各司其職,不用擔心會被新皇清理雲雲。
好在黃默與六皇子黃迢聯絡後,獲得對方的支持,加上黃刻也站在黃默這一邊,劉幡替黃默寫了討黃昀檄文後,幾人聯名署名,與黃昀徹底決裂。
黃昀對瑉州與晉州州使承諾,隻要他們能夠消滅黃默與黃迢,冊封他們為異姓王,世世代代傳承,如果這麼做晉州與瑉州今後名義上歸朝廷,實際上則成為獨立的王國。
此事引起朝臣諸多不滿,許多對黃昀上位的合法性有質疑的朝臣紛紛暗中投靠黃默,黃昀為了讓京師穩固,對朝臣進行了大清洗,一時之間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更是讓朝臣對其失望。
十月份,晉州與瑉州聯軍對黃默的定濟郡再一次發動猛攻,並且隔絕了定濟郡與薊州的聯係,晉州州使孫文多聯合與其關係較好的胡狼族對晉州邊塞的黃迢部發動進攻,令其無法救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