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童稚是個高智商且善於學習的人,這裡說的學習,當然不是指在學校裡考試的那種學習,而是在社會實踐中,在人群中取長補短的學習。
這樣的學習方式往往被一些學曆低的人成功運用,且使那些運用此法學到真知的人,在生活中被身邊的人視為“能人”。一般高學曆的人卻很少會采取這樣的學習方法,儘管他們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警句爛熟於心。他們因為學曆高,對身邊的人往往不屑一顧。
童稚之所以會對這樣的學習方式情有獨鐘,是因為他發現在股市中成就大業的人,往往不是什麼高學曆的人。那些高學曆,自以為智商很高的人,往往會去電視台做財經欄目的嘉賓,靠他們的“高智商”收取那些一心想發大財的窮人們的“智商稅”。其實他們對股票的認識,怕是敵不過股票交易大廳裡“蹲守”的那些退休大爺。
用童稚的話說:你自己沒有在實踐中成功嘗試的書本知識,都隻能停留在理論階段,正確與否,不會所有人都去關心。隻有那些需要的人會視若天條,但當他們用這些“天條”在實踐中獲得失敗的慘痛教訓後,就會懷疑這理論的真實性,就會以最瘋狂的聲音嘶吼:這個理論是騙人的。全然不考慮他對這個理論的理解、運用有什麼欠缺。這就是中國股民對股票的認識,因為他們是靠聽消息炒股的。
而股市裡受傷最重的就是自作聰明的人,沾沾自喜的人。童稚深知在股市中呼風喚雨的人,非但沒有什麼理論知識,相反可能對股票的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手上有操縱股市的權杖,所謂“信息不對稱”。然後,他們擅長把握股民的從眾心理,指導股票價格變化的不是什麼k線圖,是那些人調整不對稱比例的大小,決定了股市波動的大小。
世界上就有那麼一些人會相信曆史可以重演,篤信股票分析專家給他們講的股市中的神話。事實就是:這些相信曆史重演的人,和創造曆史的人是兩撥人。
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如果有一位熱衷於財經頻道薦股欄目的觀眾,每天,都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期待著專家們推薦的股票。其他成員就隻能退避三舍了,因為一旦你跟他搭訕,他會把那些他一知半解的經濟學名詞拋給你。事實上,他最關心的隻是股票的代碼,對於專家們的分析並沒有聽進去多少,更談不上理解。
有趣的是,童稚的一個同事跟他說,自己做股票交易員多年,因為收入穩定,覺得這個行業還不錯,就讓孩子去讀了大學的經濟係。想不到讀大學經濟係的兒子講出的經濟理論讓他這個做股票交易員的父親聽得一頭霧水,兩人經常抬杠,現在都很長時間不講話了。
晚飯時,童稚把他的想法跟曉研說了,說覺得股票如果可以分析,就是數據的分析,但準確率並不高。事實上炒股完全靠感覺,而且聲稱他童稚的“股感”(對股票投資的感覺)就很好。買進、賣出全憑靈感。但他也說了,那些他正在服務的大客戶,既要整體項目整體的利益最大化,又要階段性的利益最大化,真的很蠢,不可理喻。
曉研耐心地把童稚的話聽完,淺淺的微笑在她嘴角泛起,似乎在說:這不是很正常嗎?曉研通常是這樣的,從沒聽她反駁過童稚的觀點。她總是在一番思考後,從另外的角度提出相關的問題,這樣讓童稚感覺很舒服,既給足自己麵子,又給了自己提示。
”我的網站上也對股民講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反響還不錯。要不然你在我欄目掛個鏈接,應該有效果。文章如果你沒時間寫,說個大意,我來代筆,然後你過目一下,我就發出去,現在網上的宣傳力度蠻大的,隻有那些老人家才會去看電視。“曉研一如既往地淡然。
”這我倒是疏忽了,你的網站都講什麼股市裡的故事啊,說一個我聽聽。“童稚重新坐到餐桌前。
”嗯,講一個股民跳樓自殺的吧。“曉研眉毛輕輕上挑,似乎這個選題令她很滿意。
童稚嘴角上翹,目光裡滿是興奮。
”很多人認為跳樓自殺的股民都是輸光了籌碼,一敗塗地的人。我們的這位故事主人公卻是股市裡的大鱷,手上不缺資金。他跳樓的原因不是因為股票貶值,而隻是因為他的股票狂漲後,他覺得自己買得太少了。他死後,許多心理學分析的專家都說他是完美主義者。吵得最凶的是那些窮人,似乎還很看不起他。“曉研說完,起身去廚房洗碗了。
童稚心裡說:我怎麼早沒想到呢?媳婦也可以開個欄目,專門講股票心理。他雙手一拍,嚇得小女兒哭了起來。曉研急忙走出廚房。
”你吃撐了嗎?抽什麼風呐?“曉研哄著女兒,邊拿眼狠狠地瞪著童稚。
”親愛的,我是說,你開個欄目專門講股票心理,咱們合作,那樣是不是比在你網站上掛個鏈接要好?“童稚虛心地問。
曉研打心眼兒裡佩服童稚的鑽勁兒,她抱起小女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