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兄妹幾人領著車隊到永興坊,到了春景院門前。楊茴承了齊國公的爵位,他的近隨李長懷現在當了齊國公府的大管家。府裡的人聽了報,出來迎接,把車馬接進側門去。長懷領著李家眾人,給大家介紹府裡的情況。
春景院門房蓋了兩層,用的歇山頂,加寬了挑簷,一水的青磚牆。正中的大門比較廣,有三間的廣度。正中匾額寫了齊國公府四個字,字是請王院長親筆寫的。下麵新寫了春景院三個字,卻是王詠寫的。李家兄弟都讚王家父子字寫得好,王院長字寫的老辣,象是金鉤鐵畫,王大人字寫得圓潤中透著犀利,都有大家氣象。
以大門為中心,左右對稱各蓋了雙層的倒座房。硬木雕花窗戶朝外,兩側的第一間房,硬木門朝過道。看門人便住在這兩間裡麵,其餘兩間房,屋門向院子方向。一樓的屋子,就是帳房,理事間,小客廳。二樓那些屋子住了著男仆,平常負責前院的衛生,夜間的巡邏等工作。
進了大門往裡走,陳列著一架奇石,瘦、透、漏,形狀像獅子。奇石後是一座白石壘成的影壁牆,從左邊繞過去,是一個寬闊的廣場。
過了廣場,有一片桃林,此時桃花正開的好。桃花林中間是一個大水池,水池中間是一座人工堆的假山。這桃林假山把院子裡的景物遮的朦朧,不能一眼看清全貌。
一條用石板鋪成的小路通向園裡。裡麵的建築不似都城裡常見的宅子規整,倒有些園林的意思。東邊蓋了五間屋子,門前種了一些迎客鬆,房後種了不少羅漢鬆,長懷說這是正屋,屋名倚鬆園,要是茴公子從書院回來,就住在這裡。
隔了幾十丈,是三大間屋子。屋子周圍種了一圈半人高的冬青類植物。留了一個竹籬門。裡麵一株杏樹,樹枝伸出冬青圍牆來,上麵才結了蠶豆粒大的小杏。遠遠看,中間的屋子掛了匾額:杏芬院。李夫人笑道:“我那時來看了,這院子雖小,卻有趣。院裡種了很多異草,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清香味。杏樹下有一組石桌石台,還有一口杏花井,井水甘甜,煮茶喝極好的。以後我來這邊小住,就住這杏芬院。”
往西幾十丈,隱約看到一溜青磚灰瓦的長方形建築,用青磚建了圍牆。長懷指著道:“那邊是車馬房、馬料庫、柴炭房、工具房。留了側門,剛才車馬就是從側門進車馬房了。”
一行人跟著長懷往裡走,有一個人工的水潭,引了一條活水進來,從東南角春薺院一路挖了水渠,通過楊家兄妹挨著的宅院,從西北角流向春來院,再從春來院的西北角出去,挖了暗溝,進入排水渠。水潭不太深,周圍修了圍欄,裡麵養了一些紅鯉魚。
水渠上修了小橋,水渠兩邊種一些垂柳,樹下種了各種顏色的月季。外圍修了一條青石板的路,平常可以散散步。
站在橋上,往北牆根瞧,那裡蓋了三間屋,屋後種了花椒樹,泥築的短圍牆,圍牆上放了放多花盆,種了些茉莉花。長懷說這是椒香院。
椒香院隔壁是牡丹院,也是三間屋,院內除了一條碎石子鋪的小路,種滿了牡丹。
牡丹院不遠處是金桂院,也是三間屋,院內種了幾十棵桂花樹,牆角有一口桂香井。
長懷笑嘻嘻地說,這些院子是將來公子成親了,準備讓下一代小姐們住的。
往東南角看,那三個院子,將來給下一代小公子們預備的。
後邊的園子很大,種了很多奇花異草。正中間把地麵墊高了很多,地麵上蓋了五間三層的樓房。三樓是庫房,舉凡布料、絲綢、毛皮,上好木料等怕潮的東西都放在三樓。二樓是藏書樓,將來公子小姐讀書用的。一樓正中間三間是享堂,供了老國公的靈位。左右各有一間,是臨時庫房。地下還有一層,透氣窗露出地表,裡麵做了防潮。是七小姐給的主意,地麵有三合土層層夯築,共弄了五層。還在做缸的窯口訂做了一些正方形的缸片磚,用石灰、黃土、糯米汁、生漆攪成的粘合劑把地麵鋪嚴了。牆是用青石塊加粘合劑壘成,每相鄰的石塊間鑿了燕尾槽,用精鐵燕尾栓板連接,還灌了鐵水。隻有一個豎井通向祖先的供桌下麵。地下室主要是錢庫、冰庫。
李家兄妹看了都稱讚,還下豎井看了一看,防水通風都做的不錯。李夫人道:“郭家的宅子布局很好,有江南園林的感覺。才幾千兩黃金,真是不貴呀。”
李三爺道:“可不是,這是都城啊,還離皇城這麼近,便是翻了倍,也不算貴。”
幾個人出了春景院,去了李圭的春南院。春南院的管家叫李響。是李三爺年前派過來幫李圭管宅子的。李響聽說李家長輩來了,小跑地到大門口迎接。
春南院比起春景院來差遠了,遠沒有那麼精致,但是很實用。與楊七的春勁院格局差不多。隻是沒有戲樓,還是原來的觀景樓。高樓上弄了個大平台,修了望景亭。亭子修得特彆大,裡麵擺下四張石桌凳。可以在上邊喝酒,飲茶,下棋,觀景。李二爺對這個觀景樓很是喜歡,在上麵坐了一會兒。自言自語:“以後,等我圭兒當了官,住這個宅子。我每年都來住一段時間,就在這高樓之上,與圭兒喝喝茶,下下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