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日,府衙都在緊張的會議氛圍中度過,等事情議得七七八八,眾人在案桌前將這幾天的會議記錄對完才放下心來。
“洪師爺,這份記錄勞煩你找人抄七遍,每個縣拿走一份,有事沒事翻一翻,記住今年的發展重點。”
“是。”洪師爺拿過新的紙張,開始奮筆疾書謄抄。
陸真舉起茶盞,朝眾人頷首:“諸位,隴右變革勢在必行,第一步已經邁出,接下來,便靠各位了。”
“願與大人進退與共!”
這些改革的措施最終要落到每個縣、村去執行,陸真自知不可能管得太細,要將目光從小事中拔出來,看到串聯在一起的事情的本質,方能解決共性問題。
三月一晃就到了。
崔子建的種植培訓結束後,這些人帶著種子被派到各村去,府衙的告示很快貼滿了各個村莊,百姓們都對這號稱畝產超過四百斤的稻子十分好奇。
不止農戶好奇,就連大戶們也同樣好奇。
府衙下發的告示裡,每戶憑借地契和租賃文書低價購買良種,由官府之人授以種植技法。
書店也趁機推出超級稻種植指南,兩文錢一個小冊子。
除此以外,各縣有私塾的安排掃盲,沒有私塾的請識字的先生安排授課識字,每日識十個常用字。
事情一樁樁推行下去,陸真通過雲巧給舞陽公主的回信到了,朝廷關於左縣令的安排也到了。
陸真一目十行,看完以後將公文遞給了趙通判。
“著左平調任襄平縣縣令,即日赴任。”
趙通判念完看向陸大人,這公文前麵扯了一堆左縣令的功績,可最後還是平調,雖然是往九原府去,但還是當縣令啊!
竟然不貶斥?
“再往下看。”
趙通判翻開另一張,上麵是幾隴右府的官員變動情況,周曦升任永新縣縣令,縣丞之位由華靈出任,其餘幾個縣也都一次性補齊了官員。
“華靈?這人是誰?”
彭推官愣了一下,往年隴右府的官員補缺,拖個兩三年都沒有官員願意來是常事,這次竟然一下子全補齊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華靈等人都是朝中各方勢力角逐出來的名單,裡麵有景帝看好的人,有舞陽公主派出的人,還有內閣極力推薦的人選。
陸真在前一日就得知了這個消息,這一次朝中各方都推薦了人來,大部分是舉人出身,而華靈是進士出身,來給周曦打下手。
通雲縣縣令王中祺,慶曆七十六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
華陰縣縣令劉季墨,慶曆七十八年進士,任交州順縣縣令;
永新縣縣丞華靈,慶曆八十二年進士(和陸真同一科),候補官職三年;
宿安縣縣丞鐘餘慶,九原府舉人,候補官職五年;
雲安縣縣丞錢麗,隴西府舉人,候補官職一年;
北丘縣縣丞鄒佳文,汝南府舉人,候補官職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