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
自己當時正在想辦法做華林猜想,大部分精力其實都放在華林猜想上麵。
對於材料學,自然就沒有那麼上心了,哪怕自己發表的論文裡有一篇是關於材料學的大模型的。
但那也隻是理論研究。
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看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也隻是沒有被驗證過的理論,那麼多化學家支持,最大的關鍵是,事關利益。
這讓他們找到了一個吸引資本還有各國政府投錢的理由。
僅此而已。
做新材料嗎……
郭浩眼神之中有些遲疑。
手中的筆轉動著。
他搞科研的時間,畢竟還是太短了,雖然在江雷院士的實驗室廝混了很久,但是真的讓自己獨立開始搞課題。
郭浩還是沒有什麼把握。
畢竟這可是真正的獨立做研究,而且不是理論研究,是需要自己親自上手來做的實驗和研究。
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郭浩也明白江雷院士的良苦用心。
讀博士的時候,還可以天天去問老師,但之後呢?
自己終歸是要學會獨立的,獨立做科研。
尤其是材料學這樣的學科,江雷院士不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學術花瓶,隻會做計算材料學這種聽起來高大上,但是實際上卻很難驗證的東西。
他想讓自己實踐。
其實自己想畢業的話,已經是有論文了。
之前從係統那兒抽取到的一種高強度納米材料,彆說是一個博士畢業,再多的也能夠畢業的,甚至震驚世界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問題來了,依靠這種手段,跟作弊有什麼區彆?
自己需要的是自己有獨立研究的能力和實力,而不是凡事都要依靠係統。
係統的確是自己最大的臂助沒錯。
但是凡事都求助於係統,那跟係統的傀儡,就沒有區彆了。
自己必須在計算材料學的框架之下,依靠自己的計算材料學的模型,做出一種材料出來,這樣的話,自己憑借計算材料學,應該也足夠在材料學界,有一席之地!
否則,自己的名字說出去,彆人更多的是會覺得自己是數學家,而不是材料學家。
學說誰都能提出來,但是去驗證學科,那就需要更多的能力了。
很快,郭浩確定了自己下一個目標。
在自己的材料大模型體係之下,做出一種性能足夠優異的新材料出來!
確定了目標。
郭浩開始搭設框架。
按照自己的模板,需要什麼性質的材料,可以將期望的材料數值輸入材料模板之中。
當然,情況會稍微更複雜一些。
這是大數據模板,並不是什麼萬能許願機。
更關鍵的是,自己並不是真正有了這麼個模板,各種材料的模型還有數據,自己也幾乎是一無所有。
這玩意兒,明顯不是自己能夠奢望的。
郭浩眉頭緊緊皺起,眼神之中露出遲疑。
很快,郭浩突然想到了一種東西。
郭浩眼前一亮,他緩緩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名詞。
超導體。
超導體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以下,兼具絕對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兩個獨立特性的超級導體。超導體的電阻為絕對的零,即電阻完全消失。
超導體完全進入超導狀態之後,會將外磁場完全排出體外,即相當抗磁體積達到最大為100,抗磁磁化率為1。
這種材料發現的很早大約1911年,人們就發現通過測量汞在低溫下的導電行為,發現其電阻在42k以下消失,呈現了超導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