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建築學者捋著胡須,吐出兩個字:“竹子。”眾人一臉茫然,這老頭兒莫不是被礦難嚇傻了?
用竹子?
這能行?
建個竹樓還差不多!
褒娜也是滿腦袋問號,但老先生既然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
畢竟,這老學者可是出了名的博學,滿肚子都是古建築的奇思妙想。
先聽聽他怎麼說,總比乾瞪眼強。
“鐘離,礦脈附近,竹林多嗎?”褒娜轉頭問鐘離搬運工。
“多!非常多了!”鐘離搬運工甕聲甕氣地回答,像敲鐘一樣,“漫山遍野都是!”
褒娜心頭一喜,有希望了!
但她沒急著高興,轉頭看向濮陽建築學者,等著他繼續說。
濮陽學者卻賣起了關子,隻神秘一笑,說:“待老夫慢慢道來……”
褒娜內心獨白:我去,這老頭兒還學會吊人胃口了!
但眼下,更棘手的問題是澹台工。
這老頑固要是不同意,一切都是白費。
褒娜決定先去說服他。
她找到澹台工,這位老先生正對著塌方的方向長籲短歎,仿佛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褒娜沒直接提竹子的事,而是先恭維了一番澹台工的精湛技藝,表示新風格的設計理念其實是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並非完全拋棄傳統。
“老先生,您看啊,這新風格雖然看著新穎,但其中很多結構和工藝,不還是您老人家那一套嘛!咱們這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合創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褒娜開啟了誇讚模式,誇得澹台工老臉通紅。
“這…這…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澹台工的語氣明顯緩和下來,似乎被褒娜說動了。
褒娜趁熱打鐵:“您想想,要是能把新舊風格完美融合,那才叫真正的傳世傑作啊!以後史書上都會記載您的名字!這多光榮啊!”
澹台工捋了捋胡須,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他沉思片刻,終於開口:“那…那你說說,這竹子…到底怎麼用?”
褒娜暗自高興,成了!
她轉頭看向濮陽建築學者,卻發現老先生正對著遠處的一片竹林,若有所思,嘴裡還念念有詞:“竹子…竹子……”然後,他突然轉身,眼神犀利地盯著褒娜,緩緩說道:“我想到了……”濮陽學者眼神灼灼,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我想到了!我們可以用竹子編製成巨大的框架,再用新石材填充,既保留了新風格的輕盈通透,又增強了建築的穩固性!還能融入老夫多年研究的榫卯結構,簡直完美!”他興奮得像個孩子,手舞足蹈地比劃著。
褒娜和澹台工麵麵相覷,這…這腦洞也太大了吧?
但仔細想想,似乎…還真有點意思!
消息傳開,整個工地都炸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