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抗日最後一戰_抗戰,一個普通戰士的傳奇故事_思兔閱讀 

第273章 抗日最後一戰(1 / 1)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中國華中地區的侵華日軍發現自己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所包圍。

按照常理,他們應當向新四軍投降,但國民黨政府卻有其他的打算。蔣介石下令國民黨軍隊繼續推進,同時命令日偽軍維持治安,不得向共產黨軍隊投降。他的目的是獨占抗戰勝利的果實,並為即將到來的內戰做準備。

在這種背景下,新四軍在華中收複了大片敵占區。然而,高郵的日偽軍拒絕投降,甚至將揚州的日軍也調至高郵,企圖繼續抵抗。

麵對這種情況,為了保衛人民抗戰的勝利成果,新四軍發起了一係列針對拒降日偽軍的作戰,解放了淮陰、淮安、鹽城等地,高郵成為了最後一個拒絕投降的城市。

高郵城內駐紮著日軍獨立混成第90旅團的兩個大隊和炮兵中隊,共計1100餘人,以及偽軍5000餘人。國民黨第二十五軍占領揚州後,命令高郵的日偽軍不得棄城,企圖利用他們配合徐州的國民黨軍進攻華中解放區。

得到國民黨的支持後,日偽軍變得更加囂張,對新四軍的投降通牒置之不理,甚至威脅要北攻寶應,收複失地。

在這樣的形勢下,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三次向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提出建議,主張發起高郵戰役。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最終同意了粟裕的建議,並開始緊張的戰前準備。

高郵戰役劃分為兩個重要階段。首先迎來的便是第一階段,此階段旨在成功收複邵伯,並徹底肅清位於高郵周邊區域的敵軍勢力,進而實現對高郵城的嚴密圍困。

緊接著,第二階段則聚焦於向高郵發起全麵總攻,既要果斷擊退前來增援的敵軍,又要將守城的敵人全部殲滅。

時間回溯到1945年12月19日這一天,新四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南北長達40公裡、東西寬達20公裡的廣闊戰場上,同步向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而作為這場戰役核心指揮官之一的粟裕將軍,則始終堅守在硝煙彌漫的前線指揮所裡,密切關注著戰場局勢的瞬息萬變。

當英勇無畏的新四軍戰士們如猛虎下山般突入邵伯街後,他們迅速展開淩厲的攻擊行動,一舉消滅了負隅頑抗的偽軍部隊。

與此同時,強大的軍事壓力也迫使盤踞在此的日軍不得不節節敗退,最終被緊緊壓縮在了鎮北的據點之內。見此情形,粟裕將軍毫不猶豫地率領一眾參謀人員親自踏入邵伯街,以便能夠更直觀地掌控戰局發展,並實施更為精準有效的現場指揮。

在粟裕將軍的領導下,新四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集中優勢兵力與強大火力,從北、東、西三個方向對龜縮在據點中的日軍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麵對新四軍如此凶猛的攻勢,困獸猶鬥的日軍逐漸難以支撐下去。無奈之下,走投無路的日軍隻得選擇向南突圍逃竄,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儘在粟裕將軍的預料之中。

早已埋伏多時的新四軍猶如神兵天降一般,瞬間堵住了日軍的去路。經過一番激烈廝殺之後,這些企圖逃脫的日軍很快便被儘數殲滅。

至此,揚泰線外圍的一係列激戰畫上了圓滿句號。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中,新四軍共計成功拔除了多達16處的日偽據點,累計擊斃日軍超過100人,俘虜及殲滅偽軍更是高達4000餘名。通過此次輝煌勝利,不僅有效切斷了可能前來支援高郵守軍的敵軍通道,更為後續攻克高郵奠定了堅實基礎。

邵伯戰鬥結束後,粟裕星夜趕往高郵,聽取高郵外圍作戰和8縱下一步攻城準備情況彙報。22日淩晨,粟裕與8縱司令員陶勇來到高郵城外東北角村子,視察地形並作詳細部署。

日軍城防堅固,河道縱橫,易守難攻。粟裕主張采用聲東擊西戰法,即在城東造成強攻聲勢,吸引和牽製日軍主力,以便新四軍從城西北方向和南門方向攻擊入城,出奇製勝。

為減少攻城傷亡,粟裕提出可利用夜晚將交通壕挖近城牆,同時以草袋、麻袋裝土,在距城牆數十米、百把米外,將低胸牆工事一律堆成與城牆同高,甚至高過城牆的半月形堡壘,架上機槍,以強大的火力壓製城牆上的敵人。

他對各個方向的火力配置和作戰方式都作出具體安排,8縱據此對總攻部署作了進一步調整。高郵城外圍打下來以後,新四軍隨即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瓦解敵軍軍心。

12月25日夜,新四軍第8縱隊和高郵獨立團向高郵城發起了總攻,26日淩晨攻入日軍司令部並迫使其投降。第8縱隊政治部主任韓念龍在全副武裝的警衛排護衛下,進入日軍司令部,以新四軍代表身份命令日軍獨立混成第90旅團的岩崎大佐傳令各部,立即解除武裝,交出武器,無條件向新四軍投降。

對方提出為了到南京去的路上安全,將輕武器帶走。我方嚴詞拒絕了他們的條件,表示會按優待俘虜條件妥善處理。岩崎大佐眼看大勢已去,敗局已定,不得不解下身上的指揮刀放在桌上以示投降,隨即舉行投降儀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我就一路人甲,你們喊我神明乾嘛 橫財3000億:救贖 塵途有路 嫁絕嗣港圈大佬後知青三胎了 重生之我是渲神! 棄婦重生,拐個皇子拽上天! 怪她太乖 精神病美人在綜藝發癲!硬控全場 退婚後,假千金上海島隨軍躺贏 戰,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