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城隻是一個縣城。
在大周皇朝內的眾多縣城中也僅僅是隻能排在中等的位置。
之所以能排在中等還是因為出了一個臨河村的緣故。
以臨河村為中心,周邊的幾個村落的安全係數都上升了不少,才能有更多的產出,如果沒有臨河村,九黎縣的經濟恐怕要削減三分之一。
沒辦法,誰讓九黎城周邊沒有礦呢。
九黎城附近最值錢的就是臨河村掌握的那些陰鐵木了,其他的貿易產品都是河鮮、糧食、獸皮之類的大宗產品。
九黎縣城的曆史算是比較悠久了。
縣誌的曆史能夠追溯到七百年前。
不過這縣誌是從上一次九黎城遭遇滅絕性的詭異襲擊後重新開始記錄的。
具體這座縣城是什麼時候建成的,已經不可考證了。
不過在臨近城牆的一刻,就能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即便這座城牆並不算高大。
九黎
兩個不知何人篆刻的古篆高高的掛在城門樓上。
兩個月前,林莫跟著天下商行的人來到九黎城的時候,對於眼前的城池有些詫異,這城池的規模說實話並不算小。
相比於現實古代的城池規模算是超格了。
進入九黎城後,相比於城外大多數村子的死氣沉沉,城內更多了一些煙火的氣息。
商販行人在城中青石小路上穿行,外麵哪兒能看到這麼多閒人?
現在的九黎城說是臨河村的第二個大本營一點都不為過。
畢竟縣丞和都尉,一個軍事上的一把手,一個內政上的二把手全都是臨河村的人。
作為為臨河村立過功、流過血,將臨河村聲望刷到尊敬的林莫自然在九黎城也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
不過臨河村的計劃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
從來到九黎城開始,林莫就發現了九黎城內的問題。
這個城市的人怎麼說呢?很多人好像是對於邪祟的襲擊並不擔憂。
九黎城是有護城大陣的,普通的邪祟根本無法進入城中,再加上城中的人每次出城都是大部隊跟著城衛兵一起出城的,路程也不遠。
導致他們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以及一種盲目的頭鐵。
雖然也覺得外麵的邪祟危險,但是危機意識不足,並且對外來的人抱著一種高高在上的意味。
說白了就是對外麵的泥腿子瞧不上,殊不知九黎城如今的安穩,和城外村落的產出以及分擔火力都有很大的關係。
而臨河村的人在九黎城上位之後,在新知縣到位之前,臨河村肯定對九黎城來一次大換血。
將一些重要的職能部門和商行、酒樓等換成自己人。
期間爆發了很多的衝突。
不過在莫青陽的鎮壓下,整個過渡到底也算順利,當新的知縣到任後也不得不向臨河村的勢力妥協。
不妥協也沒有辦法,本身新知縣隻是個普普通通的秀才。
屬於那種考了一輩子中不了舉人,無奈托關係找個地方安享晚年的儒生
在九黎城孤立無援。
如果不想體麵的話,隨時可能被迫體麵。
甚至政令可能都出不了他辦公的屋子。
於是新來的知縣就躺平了。
這一切事情的始末,林莫之所以這麼清楚,主要原因就是他全程參與了開荒任務。
獎勵說實話並不算多,隻有100兩銀子,但是聊勝於無了,隻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出手幾次,弄死一些沒眼力價的家夥,對現在的林莫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當一切穩定下來,林莫心中也尋思這是否應該離開九黎城去往府城或者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