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蒙古族_答題:從始皇開始_思兔閱讀 

第70章 蒙古族(1 / 1)

“來講講蒙古族吧。

1族源與曆史稱謂:

蒙古族的族源多數學者認為出自戰國時期的東胡。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在唐代,“蒙古”被稱為“蒙兀室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寫,之後還有“蒙骨”“萌古”“朦骨”等多種同音譯寫,至元代漢文譯寫為“蒙古”。

2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蒙古族主要使用回鶻式蒙古文,新疆地區蒙古族使用托忒文。

3宗教信仰: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大都改信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傳統經濟活動:過去主要從事遊牧業,世稱“馬背上的民族”,嫻於騎射。

6曆史發展: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不斷對外擴張,建立了欽察、察合台、窩闊台、伊兒四大汗國。

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建立統一中國的中央王朝。元亡後,蒙古族大多北歸,退居蒙古草原。

7文化特色:

蒙古族擁有獨特的音樂、舞蹈、文學等藝術形式。例如蒙古族長調民歌、安代舞等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蒙古秘史》《江格爾》等是蒙古族的著名文學作品。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包含摔跤、賽馬、射箭等傳統競技項目。

在服飾方麵,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具有鮮明的特色,如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不同地區的蒙古族服飾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再說他的混亂時期。

蒙古帝國的混亂可以說是從多個方麵逐漸顯現的,不同角度來看有不同的起始時間點:

1製度隱患引發的潛在混亂期:

從成吉思汗時期就埋下了混亂的種子。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後實行分封製,將大片土地分封給諸子,這使得各封地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勢力。而且成吉思汗沒有確立明確的嫡長子繼承製,而是延續忽裡台大會選舉製,這為日後的汗位爭奪埋下了隱患。例如,1223年,成吉思汗召諸子來會,術赤卻拒不奉命,這顯示出帝國內部的分裂跡象已初步出現。

2汗位爭奪引發的明顯混亂期:

窩闊台汗死後,蒙古帝國的混亂局麵開始明顯加劇。1241年窩闊台去世,之後在汗位繼承問題上,蒙古諸王紛爭不斷。貴由的三個兒子想繼承汗位,但因無尺寸之功且沉迷酒色,得不到諸王支持。而拔都邀請諸王到金帳汗國商量大汗繼承問題,察合台和窩闊台係諸王拒絕,拖雷係的蒙哥則聯合了拔都。

1251年,蒙哥在沒有察合台和窩闊台係參加的大會上被推舉為大汗,這引發了黃金家族內部的矛盾。蒙哥繼位後對察合台、窩闊台、貴由係諸子進行大規模打擊,這是黃金家族內部大規模自相殘殺的開始。

3徹底分裂前的激烈混亂期:

1259年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和阿裡不哥開始爭奪大汗的鬥爭,這是蒙古帝國混亂的一個高潮階段。在這場鬥爭中,阿裡不哥代表傳統的蒙古勢力,堅守蒙古的傳統,反對漢化;而忽必烈則代表新興的漢地勢力,支持漢化。這場汗位之爭不僅導致了蒙古帝國的進一步分裂,還使得各汗國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

總之,蒙古帝國的混亂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如果要說一個比較明確的開始時間,從窩闊台汗死後的汗位爭奪時期(1241年之後)是其混亂明顯加劇的起點,此後蒙古帝國在汗位爭奪、內部矛盾、文化分化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走向了分裂和混亂。

順帶提一筆筆,之前很猖獗的匈奴和突厥。

匈奴是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在曆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興起與發展

匈奴興起於公元前3世紀左右,據《史記》記載,匈奴的先祖是夏朝的後裔,名為淳維。在頭曼單於時期,匈奴逐漸強大起來。冒頓單於時,匈奴勢力達到鼎盛,東破東胡,西擊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北服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其疆土東起遼河流域,西至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

二、政治製度

匈奴實行單於統治下的部落聯盟製。單於作為最高首領,擁有絕對的權力,下設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左右大將等官職,分彆管理不同的地區和部落。匈奴的政治製度相對鬆散,各部落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在戰爭等重大事務上需聽從單於的統一指揮。

三、經濟生活

匈奴以遊牧經濟為主,逐水草而居。他們主要飼養馬、牛、羊等牲畜,馬在匈奴人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戰爭利器。匈奴人也會進行一些狩獵和掠奪活動,以補充生活物資。此外,匈奴與中原地區還有一定的貿易往來,主要交換絲綢、糧食、金屬製品等物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急!哥哥太能忍了怎麼辦 全民:寫書創法,傳道九天 悟性逆天,我來此世開仙朝 神明的戀愛遊戲 渣男強娶,玄學大佬當場改嫁了 崩壞原神鐵道:開局曝光三大主角 穿越獸世第一美人,大佬們殺瘋了 女主她總被強取豪奪 天象之主:從禦霧開始 我為群星之主,凡人說出你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