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牆根下有一口轆轤老井,已經有些年頭了,養了好幾代人。
劉嘉打小就記得這口井,也不知道從這井裡打過多少桶水。
轉了兩下轆轤,劉嘉很快就順手了。
全神貫注地打水,絲毫沒有注意到不遠處郭曉燕的幽怨的目光。
打水的時候,劉嘉已經盤算好。
一會兒在灶台裡加上一把柴,熱一下窩頭跟饅頭,再炒個雞蛋。
等到爹娘回來,就能吃上熱乎飯了。
在生產隊裡掙工分也是體力活,他們又上了年紀,總是吃些硬邦邦的窩窩頭,哪裡能行?
想到鍋裡的那些紅薯麵窩頭,劉嘉不由自主地跟後來的窩窩頭比較。
那簡直……不是一個檔次。
現代的窩頭又鬆又軟,還有絲絲甜味兒。
可廚房裡頭的窩頭不光硬,嚼起來還費勁,雖然裡頭摻了野菜,可依然硬邦邦的,毫無柔軟感可言。
可沒辦法,這年代物資匱乏,家家戶戶都這樣。
吃紅薯麵的窩窩頭,也是為了飽腹。
不知不覺間,劉嘉又想到小時候經常唱的那幾句。
“紅薯窩頭,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
想想還真是這樣。
“今天,咱就改善改善!”
說著,劉嘉一手拎起一桶水,毫不費力地朝廚房走去。
一桶水重量不輕,劉嘉古銅色胳膊上立刻出現幾個肌肉疙瘩。
郭曉燕盯著劉嘉看,目光掃到劉嘉的胳膊上,翻個白眼,把頭彆向一邊了。
可腦海當中,剛才那一幕怎麼也揮之不去。
劉嘉一米八七的大個,雖然有些瘦,可身體很強壯。
夏天穿背心的時候,在太陽底下,古銅色的皮膚被曬得油亮油亮的。
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也是一股一股的,就像現在。
怎麼回事?怎麼想到這些了?
悄悄地摸了摸發燙的臉頰,郭曉燕匆匆忙忙進屋假裝去看書了。
打好水以後,劉嘉放好乾糧又在灶堂裡放上柴火,接著來院子裡忙活。
院子裡有個小菜畦,裡麵種了小蔥,綠油油的一片。
每次從生產大隊回來,劉嘉餓得不行,就會拔上兩根蔥就著窩頭先墊補一下。
今天晚上就用小蔥炒雞蛋,肯定香!
眼看著天快黑了,劉嘉也加快手頭上的動作。
等到劉玉田和張桂蘭回來時,劉嘉正好做完飯從廚房走出來。
“爹,娘,回來了。”
劉嘉抬頭跟二老打招呼。
張桂蘭一愣,看看廚房又看看北屋,說話的聲音都壓低了很多。
“你咋去廚房了?曉燕呢?沒陪著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