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本就站在高位負責給詹姆斯做牆的大Z與古登玩命退回了騎士禁區。
然後,他們就看見了.
突然運球在三分線停下腳步的秦嶽。
秦嶽很清楚這是一輪勇士具有極高容錯率的總決賽。
所以,今晚他也打得遠比平時要浪。
右側四十五度角,隻見秦嶽張弓搭箭,追身三分投出。
唰!
首節比賽,在甲骨文球館那永不停歇的金色浪潮中,這樣的畫麵將會反複上演。
每次都得花費十餘秒進攻時間來破解勇士聯防的騎士,也許能把握住其中一些投籃,但更多時間,他們隻是在平白送給勇士打轉換進攻的機會。
傷愈歸來的秦嶽確實令勇士擁有了在比賽裡提速的資本。
但更重要的是
因為勇士全隊都在常規賽通過那場“大火收汁”的二番戰充分了解了這輪總決賽的容錯率,所以.
企圖把勇士拖入一場陣地戰的邁克布朗,很快便發現了,勇士根本不想在比賽裡當人的事實。
騎士當然可以通過更快速的退防來應對勇士不斷在場上發起的快攻。
可,誰給騎士說的
隻要你退防到位,勇士就會停下快攻的步伐?
比賽裡,秦嶽的第二記三分出手便已經拉到了距離三分線還有一步左右的位置。
雖然,籃框隨後拒絕了這位金州勇士30號球員的浪投。
但自己搶下前場長籃板的秦嶽卻是在跳步突入騎士籃下後,怒刷兩分一板!
鬱悶的麵包在次節後半段對騎士的場上陣容進行了大幅調整。
其先後換上了瓦萊喬、馬紹爾以及帕夫洛維奇來輔佐彼時步履已經愈發艱難的國王陛下。
更多的外線投籃點,的確令詹姆斯在突破分球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的傳球選擇。
但秦嶽與布朗卻是分彆因此在首節後半段完成了一次搶斷。
因為詹姆斯跳起傳球後的角度是有限的.
所以配合默契的秦嶽與布朗,隻需要有一人去封鎖詹姆斯突破後往一側的傳球角度,另一人便可以輕鬆收下這份國王的大禮。
首屆戰罷,17比34。
節間休息時,不停啃咬著大拇指的詹姆斯已開始焦慮不安。
而他的“知心哥哥”沙克奧尼爾則是帶著那一臉一言難儘的表情走向了球場。
按照以往勇士的輪轉策略,次節前半段將是奧尼爾在這輪總決賽期間為數不多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然而.
節間休息過後,看著並不打算在次節前半段休息的秦嶽,奧尼爾的表情卻是突然迷惑了起來。
不是,哥們,沒必要吧?
沒必要?
不,很有必要。
由於按照目前的比賽形勢,秦嶽多半打完前三節比賽就得打卡下班,所以他怎麼可能在前三節比賽選擇休息?
甲骨文球館。
勇士次節比賽的場上陣容為——秦嶽、墨菲、巴恩斯、小鄧利維、傑克。
這是一套令奧尼爾頓感絕望的陣容。
而且比絕望更絕望的是
在奧尼爾上場期間,騎士球員甚至無法把球傳到他手上。
勇士那從未動搖過的23聯防,牢牢封鎖住了整個禁區。
隻要騎士球員無法把握住勇士必然會漏給他們的底角三分機會。
那缺乏硬解聯防手段的騎士,就隻能讓奧尼爾在球場上跟著一起折返跑。
騎士替補席,即將自閉的麵包發現了
原來,那支被當前時代所默許的身體對抗強度與防守尺度給拖垮了投籃命中率的球隊,竟是他們自己。
在經曆了與超音速的搶七大戰過後,勇士球員那遠在騎士球員之上的強者心態決定了,哪怕在相同的對抗強度下,勇士球員投出的三分也會比騎士球員更有把握。
並且,就算勇士投不進那些三分也不重要。
因為隻要封鎖禁區
勇士球員就有絕對的自信能夠守住騎士絕大多數回合的進攻。
球場上,勇士的進攻回合。
早已對奧尼爾失去興趣的秦嶽並沒有因私人原因而故意欺負這頭大鯊魚。
但誰讓他的模型這麼大,讓秦嶽總能第一時間發現他?
弧頂,在與墨菲快速拆牆後,隻見秦嶽又一次把奧尼爾換到了跟前。
這一晚,將是中鋒這個位置的末日。
咚、咚!
以宛若穿花蝴蝶的身姿將奧尼爾甩在身後,並持球切入騎士禁區,秦嶽單臂劈扣命中。
“從現在起,這個聯盟隻有一名中鋒,除了‘BigYao’,所有人都隻是臭魚爛蝦!”
回頭看著一臉沮喪的奧尼爾,秦嶽特意放大嗓門提醒他以及正坐在騎士替補席的大Z道。
秦嶽記得,奧尼爾曾經有句名言叫做,NBA隻有兩個半中鋒,一個是他一個是姚明,還有半個則是大Z。
所以,既然這個夜晚無論是向來低調不與人爭執的大Z,還是他這位昔日第一中鋒都在比賽裡顯得如此無力,那NBA將來自然隻有一名中鋒。
TNT電視台,巴克利幾乎在同時給出了相同的看法:“彌賽亞已親手終結了中鋒時代,哪怕就連‘BigYao’,也需要凱文加內特這種超級大前鋒的保護,才敢在球場上與其爭鋒。”
中鋒時代必將一去不複返。
畢竟
NBA能在同一時期出現奧拉朱旺、尤因、羅賓遜以及奧尼爾,本身就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件。
加上每次籃球世界規則變動,七英尺長人都會被進一步限製.
因此,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存在,絕大部分的七英尺長人將來注定都會淪為工具人。
秦嶽來自未來,他很清楚在後世,為何各支球隊寧可用機動性更強的四號位球員來客串中鋒也不願意給那些七英尺長人機會。
在籃球這項運動的發展過程中,不是沒有出現過一些技術不錯的中鋒苗子。
隻是,隨著聯防的引入,以及HandChcek規則的取消,乃至後來的垂直起跳法則與合球規則變更,都在一點一點地剝奪這些七英尺長人的生存空間。
半場戰罷,40比67。
下半場開局,試圖通過外線投籃來打開局麵的詹姆斯頻頻助板。
騎士的外線進攻隻能靠小莫苦苦支撐。
但相比後世歐文,小莫無論是產量還是個人能力明顯都要遜一籌。
第三節比賽,甚至跑到LOGO區域進行了兩次三分嘗試的秦嶽,已經用他的行動告訴了世人,勇士當時在球場上究竟建立起了多大的領先優勢。
“幼詹”的努力防守固然值得肯定。
可在經曆了搶七大戰與“全力特”搏殺了一整場的秦嶽麵前,他的防守卻哪哪都是破綻。
前三節打完,比賽徹底淪為垃圾時間。
秦嶽出戰36分鐘,27投15中,其中三分球9投3中,罰球8罰8中,總計砍下41分17籃板8助攻3封蓋3搶斷。
通過在攻防兩端的完美表現,“滅霸秦”再次讓整個籃球世界充分感受到了最佳球員的統治力。
終場,89比123。
勇士在總決賽首戰以一場34分的大勝,澆滅了克利夫蘭人的希望。
如果說,總決賽開打前,克利夫蘭人還曾幻想過天選之子能帶領他們創造奇跡.
那相比總決賽首戰的比分
球場上,騎士那根本無法做出有效反抗的過程,已然令克利夫蘭人徹底喪失了贏下比賽的信心。
ESPN的解說員A史密斯在賽後直言道:“我想,現在我們需要關注的,應該是勇士是否會創造新的NBA總決賽淨勝分記錄。”
賽後,有不少詹姆斯的粉絲都想通過找臥底的方式來證明,詹姆斯僅僅隻是因為隊友原因,才會在總決賽首戰遭遇慘敗。
然後,他們便看見了總計17投7中,徹底在比賽裡燃儘的小莫,還有頂著巨大壓力在比賽裡砍下12分8籃板的大Z,以及出手機會不多,但卻5投3中的古登。
三分線外分彆4投1中與6投2中的帕夫洛維奇、馬紹爾,還有3投1中的吉布森倒是可以在賽後成為接鍋的對象。
可,比賽當晚,總計在三分線外8投0中的
難道不正是勒布朗詹姆斯本人嗎?
這場比賽打完後,有些被打懵了的詹姆斯甚至自己都在接受采訪時說了胡話:“還有三場,我相信我們可以一場比一場表現好。”
……
PS:5K字章節帶到!跪求訂閱、月票!(昨天欠下的5000字章節,阿悄在熬完大夜後可能需要緩一緩再還了,阿悄今天先爭取能夠順利完成萬字保底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