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璃新近才受封鄉君,未過多久,竟又被冊封為縣主,此訊仿若震天霹靂,刹那間撼動京城朝堂。
皇帝行事極為隱秘,悄然差遣小太監李德貴奔赴青山縣宣讀旨意。
丞相賀長亭手捧來自青山縣的快報,內心亦難掩驚愕。
短短不足兩月,一個年僅八歲的農家女童竟能連獲晉封。
他不禁暗自揣度:這世間難道真有仙人降世?念及自身,今年年屆六十五,歲月如流,餘日無多。
思緒飄飛之際,他不由自主地憶起先皇玄策當年的殷切囑托:“長亭啊,於這一眾新晉官員裡,朕最是賞識你,亦最為信重你。
當下朕之朝堂,才俊稀缺,朕盼能在有生之年將你拔擢而起,你切不可辜負朕之厚望。
現今朕僅存夜兒這一位皇子,他雖資質尋常,然朕已彆無他途,你定要全力護佑他,縱需背負罵名,亦不可推辭。”
賀長亭自入仕以來,全憑自身拚搏與才華,一步步在官場站穩腳跟,待四皇子,即如今的皇帝登基後,更是忠心耿耿,殫精竭慮。
賀長亭從追憶中緩緩回神,麵容凝重,雙眉緊蹙。
他心中了然,這接二連三的變數背後定是諸多繁複且微妙的因由相互糾葛。沈璃以垂髫之齡,先是憑神奇異能祈來甘霖,接著又獻高產糧種與活字印刷術,這般功績仿若巨石投湖,於朝野激起軒然大波,現今其在民間的威望料想會如日中天。
皇帝這般果斷地對沈璃屢屢加封,究竟是單純出於對其功績的褒獎,還是另有深意?
是妄圖借沈璃培植新銳勢力,以製衡朝堂各方勢力的微妙均衡,亦或是真被沈璃的超凡之才與奇異手段所徹底傾倒?
賀長亭這般思量,隻覺內心愈發忐忑。他多年苦心經營的朝堂權勢格局,仿若即將因這女童陷入飄搖動蕩。
他於書房中緩緩踱步,每一步皆似重若千鈞。
他深知,自己萬不能莽撞地公然違抗聖意,畢竟皇權至上,天威難測,不可輕易觸怒。
可他亦不能坐視家族利益受損,家族在朝堂的尊榮地位,乃是他畢生心血所凝,不容有失。
他決意先遣派最為得力且忠誠的心腹,暗中詳查沈璃的身世來曆,盼能覓得一二線索,探尋出可資製衡或利用她的關鍵之處。
實則,他賀長亭本心向善,初入仕途時,滿懷報國之誌,一心欲憑己身之才,為江山社稷與黎民蒼生傾儘心力。
然朝堂之上,各方勢力交錯縱橫,利益紛爭波譎雲詭,仿若一張無形巨網,稍有差池便會深陷泥沼。
他曾親見諸多忠正之士,因不明權力製衡之微妙,遭各方勢力傾軋,抱憾而去,空遺壯誌未酬。
亦有奸佞之輩,妄圖獨攬大權,肆意胡為,致朝綱崩壞,百姓困苦。
為防朝堂被黑暗全然吞噬,為能在這複雜局勢中勉力維係一份清正公允,他無奈施用一些看似“狠厲”之舉來平衡各方。
他曾暗中懲治那些貪婪無度、禍國殃民的墨吏,雖手段果決,卻也因此樹敵不少。
他亦曾巧妙助力一些清正賢能的年輕官員,於各方勢力間巧妙周旋,隻為給朝堂留存一線生機。
但在旁人眼中,這些行徑或許已令他背負惡名。
與此同時,皇宮之中,皇帝靜處禦書房,目光深邃,凝視手中有關沈璃的詳儘奏疏。
他深知自己對沈璃的屢屢加封定會在朝堂掀起驚濤駭浪,然他心意堅決,毫無悔意。
沈璃所呈活字印刷術,仿若開啟文化昌隆之門的神鑰,有望徹底變革舉國文化傳揚與教育體係,使知識光輝遍灑四方;
高產穀種則如穩固國本之良方,緊密關聯百姓生計與國家根基;
祈雨之舉更是於社稷危殆之際,力挽狂瀾,安定民心,現如今她竟然能自製降雨符!
他急切需要這般兼具卓異才能與神奇手段之人,全力助推國家邁向繁榮昌盛,即便需打破一些固有權力製衡態勢,亦在所不辭。
他篤信,隻要自身緊握皇權,便能從容應對一切可能浮現的繁雜局麵。
喜歡穿越農女種地忙請大家收藏:穿越農女種地忙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